普洱莞式服务叁十六式分别是哪些具体项目,普洱叁十六式服务项目介绍
说到普洱茶,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“水深”。可不是嘛,从老班章的霸气到冰岛的甜柔,从生茶的凛冽到熟茶的醇厚,这里面门道实在太多了。今天咱们不聊那些玄而又玄的品鉴词,就来实实在在地聊聊,要想把一杯普洱茶泡得好喝,到底有哪些实用的招数。
说句实在话,我以前也走过不少弯路。要么是水温没控好,把好茶烫出了苦涩味;要么是出汤太快,茶汤滋味淡得像白开水。后来跟着几位老师傅慢慢学,才发现泡茶这事儿,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“叁十六式”。您可别被这数字吓到,其实说白了,就是一套比较系统、完整的冲泡方法和理解。
选器与醒茶是基础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泡普洱茶,紫砂壶是很多老茶客的首选。为什么呢?因为它双重气孔结构,能吸附杂味,又能保持温度,特别适合普洱这种需要高温激发的茶类。盖碗也是个不错的选择,尤其适合试茶,因为它能最真实地反映茶的本味。至于公道杯,建议用玻璃的,方便观察汤色。
拿到一饼茶,别急着马上撬开来喝,特别是熟普或者有些年份的老生普。它们就像在沉睡一样,需要先“醒一醒”。把这个紧压的茶饼或茶砖撬开,放在一个陶罐或者紫砂罐里,让它接触一下空气,适应一下环境。这个过程短则几天,长则一两周。您会发现,醒过的茶,香气会更舒展,茶汤也会更顺滑。这第一步啊,很多新手都忽略了,其实特别关键。
水温与节奏的掌控
泡普洱茶,水温可是个大学问。基本原则是:一定要用沸水,100度的那种。很多茶友担心沸水会把茶烫坏,其实对于云南大叶种制成的普洱来说,它的内含物质非常丰富,恰恰需要足够高的水温才能激发出来。水温不够,茶香出不来,滋味也会显得单薄。
那是不是从头到尾都用同样的手法呢?也不是。这就要说到“看茶泡茶”了。比如头几泡,可以即入即出,快速出汤,目的是让茶叶初步舒展,同时避免最初几泡过于浓烈。到了中间几泡,茶叶已经完全打开了,这时候可以适当延长5到10秒再出汤,让茶汤的厚度和层次感展现出来。等泡到后面,味道慢慢变淡了,甚至可以用壶煨一下,或者煮一煮,把茶叶里最后的精华都榨取出来。
说到这个“普洱叁十六式服务项目”,它其实体现的是一种细致入微的服务理念,就是根据不同茶品的特性,采用最合适的冲泡方式。比如面对一块新的生茶,手法要轻柔些,避免苦涩感过重;而对待陈年熟普,则可以稍微“粗暴”一点,用高温猛冲,帮助它释放陈韵。
品的是茶,也是心境
不知道您有没有这种感觉,同样一款茶,在不同的时候、不同的心情下喝,味道好像都不一样。有时候焦躁不安,再好的茶喝到嘴里也只觉得苦涩;而心平气和之时,即便是普通的茶,也能品出其中的甘甜与韵味。
所以啊,这套所谓的“普洱叁十六式服务项目介绍”,不仅仅是教您怎么注水、怎么出汤,更重要的是在引导一种专注的、与茶交流的状态。每一次注水,看着茶叶在壶中翻滚舒展;每一次出汤,感受着香气随着热气升腾而起;每一次品饮,让茶汤在口腔中回荡,感受其由浓转淡的整个过程——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。
茶无定味,适口者珍。今天聊的这些方法,都只是参考,不是金科玉律。您完全可以在掌握了基本方法之后,根据自己的口味、手头的茶具,还有当时的心情,灵活调整。多泡、多喝、多感受,慢慢地,您自然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套“招式”。喝茶的乐趣,不也正在于这不断的尝试和发现之中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