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陵学生品茶上课,学生课堂体验茶韵文化
教室里飘着淡淡的茶香,几十个学生正低头摆弄着桌上的茶具,这可不是什么课外兴趣班,而是乐陵一所中学的日常课堂。你没听错,品茶成了正式课程的一部分。
“这叫凤凰叁点头,表示对客人的尊敬。”讲台前的生活老师一边说着,一边轻巧地提起茶壶,水流在空中划出叁道优美的弧线。坐在前排的李明眼睛一亮,他从来没想过,平时爸妈喝的茶叶里藏着这么多门道。
当茶香飘进教室
这个学期刚开始时,学校宣布要开设茶文化课,不少学生心里直打鼓:泡茶有什么好学的?但第一堂课就把大家吸引住了。老师不光讲怎么泡茶,还讲起了茶叶的故事——为什么龙井茶是扁的,铁观音为什么要揉成球状。这些知识就像在听侦探故事,让人忍不住想继续听下去。
最让同学们感到新奇的是,这门课不用背书,也不用考试。每次上课,大家围坐在一起,亲手泡茶、品茶,偶尔还会品尝不同季节的茶叶。渐渐地,不少同学发现自己能分辨出春茶和秋茶的区别了——春茶鲜爽,秋茶醇厚,这种感觉很微妙,但确实存在。
“我以前总觉得喝茶是老年人的爱好,”高二的王萌一边小心地温杯烫盏,一边说道,“现在才发现,原来茶里有这么多学问。”她最近甚至开始教爸妈如何正确泡茶,这让父母感到既惊讶又欣慰。
一杯茶里的成长
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。以前上课总爱交头接耳的张强,在茶艺课上变得特别专注。他说:“泡茶的时候必须静下心来,稍不注意,水温或时间把握不好,茶味就变了。”这种专注力慢慢影响到了他的其他课程,最近的数学课上,他居然能连续认真听讲四十分钟了。
学生课堂体验茶韵文化不仅仅停留在技巧层面。上周的课上,老师让大家品尝了叁种不同的绿茶,然后讨论喜欢哪一种。有意思的是,每个人的偏好都不太一样,但没有谁对谁错。这种开放式的讨论,让同学们学会了尊重不同的口味和选择。
就连教室里的气氛也在悄悄改变。课间休息时,有同学会主动去帮老师整理茶具;同学生病时,会有人泡一杯温和的红茶放在他桌上。这些小小的举动,让整个班级变得更加温暖。
乐陵学生品茶上课这件事,乍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,但它确实在发生。或许教育的真谛,就藏在这一杯清茶里——它不急着告诉你答案,而是让你在氤氲茶香中,自己品味出生活的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