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安站街快餐约学生,瑞安路边快餐找学生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1:55:47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事儿说起来有点离谱。前两天路过瑞安老城区,电线杆上贴着几张手写小广告,上面就印着“瑞安站街快餐约学生”这种话。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,现在都这么明目张胆了吗?

拐进巷子口,有个穿校服的男生蹲在墙角玩手机。我假装系鞋带多看了两眼,结果他抬头问我:“姐,要帮忙不?”那语气老练得根本不像学生。我摇摇头快步走开,心里却琢磨开了——这些所谓的“学生”,到底有几个是真学生?

藏在街角的身影

沿着人民路往西走,隔叁差五就能看见些年轻人靠在店铺门口。他们也不吆喝,就低头刷手机,偶尔抬眼扫视路人。有个染黄毛的小伙子格外显眼,身上校服拉链只拉一半,露出里面的印花罢恤。

我试着上前搭话:“现在生意怎么样?”他眯眼打量我:“你是熟客介绍的吗?”我随口编了个名字,他这才放松下来。“现在管得严,”他掏出烟点上,“得躲着点城管。”我注意到他手腕上有道疤,看着像新的。

正说着话,旁边突然响起口哨声。黄毛立即掐灭烟头:“快走,检查的来了。”转眼间,整条街的年轻人就像蒸发似的消失了。这反应速度,简直训练有素。

我在原地站了会儿,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——这些“瑞安路边快餐找学生”的摊子,其实都摆在监控盲区。而且他们互相之间好像有暗号,有人负责放风,有人负责接应。

生意经

后来在附近便利店买东西,跟收银阿姨聊起来。她说这些孩子大多来自周边县市,白天在这边晃悠,晚上就租住在后面的民房里。“以前更夸张,直接在校门口发传单,”阿姨边整理货架边说,“现在好歹知道躲着点了。”

我问她为什么没人管,阿姨笑了:“抓不完的呀。今天赶走了,明天又换个地方。再说他们也不偷不抢,就是卖个盒饭。”这话让我愣了下,原来所谓的“快餐”真是指盒饭?

正好快到饭点,我又绕回那条街。果然看见几个年轻人推着保温箱出现,二十五块钱两荤一素。买饭的多是附近工地的工人,有个大哥说这比外卖便宜十来块,味道还行。“就是得趁热吃,”他压低声音,“有时候吃着吃着,他们就突然收摊跑路了。”

看着那些忙碌的身影,我突然意识到问题所在——这些“瑞安站街快餐约学生”的广告,故意把话说得模棱两可。你说他们违规吧,确实在无证经营;但要说他们在干别的,又没真凭实据。

天色渐暗,路灯次第亮起。那些推着保温箱的年轻人又开始活跃起来,在夜色中若隐若现。或许明天,他们又会换到另一个街角,继续着这种打游击似的营生。而电线杆上,估计很快又会出现新的小广告,内容大同小异,永远在监管的缝隙里生长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