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昌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乐昌站旁的小巷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2:18:06 来源:原创内容

乐昌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总让我想起第一次来这里时的情景。那是个梅雨季的午后,我刚从火车上下来,闷热的空气黏在皮肤上,让人透不过气。原本想找个地方歇歇脚,却阴差阳错拐进了这条不起眼的巷弄。

巷口很窄,两边是有些年头的骑楼,墙皮斑驳脱落,露出深浅不一的砖红色。阳光从屋檐的缝隙漏下来,在青石板上画出明明暗暗的光影。有几家老铺子敞着门,理发店的转灯慢悠悠地转着,裁缝铺里的老式缝纫机发出规律的嗒嗒声。

再往里走,空气里飘着饭菜的香味。有个阿婆坐在自家门口择菜,看见我这个生面孔,倒也不觉得奇怪。“后生仔,找地方吃饭啊?”她朝巷子深处努努嘴,“前面那家云吞面,我吃了二十年咯。”

老街的味道

顺着阿婆指的方向,我找到那家没有招牌的店面。老板正在案板前擀面,动作不紧不慢。我要了碗云吞面,坐在矮凳上等着。这巷子里的时光好像走得特别慢,隔壁杂货店的收音机咿咿呀呀放着粤剧,偶尔有自行车铃叮铃铃地响过。

云吞端上来,汤清见底,飘着几段韭黄。咬开云吞,鲜甜的汁水在嘴里化开,手工打的竹升面格外筋道。老板说,他们家的汤底每天要用叁十斤猪骨熬制,从凌晨叁点就开始准备。“这条乐昌站旁的小巷弄里,就我们一家做这个味道。”

正吃着,来了几个熟客,不用点单,老板自然知道他们要什么。大家坐在一块儿聊天,说起这条巷子的变化。有人说前年下大雨,巷子积水到膝盖;有人说对面那家钟表店开了四十年,老师傅的手艺没得挑。

我忽然觉得,这条乐昌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就像乐昌这座小城的缩影。它不张扬,安静地待在车站后面,过着属于自己的日子。来这里的人,要么是熟门熟路的老街坊,要么是像我这样误打误撞闯进来的旅客。

后来我又去过几次,渐渐摸清了巷子里的门道。知道哪家的煲仔饭火候最好,哪家的凉茶最解暑。有个卖手工糍粑的大叔,每次见到我都会多给一块,“年轻人多吃点,干活有力气。”

巷子尽头有棵大榕树,树下总是聚着下棋的老人。有一次我凑过去看,他们热情地给我让座,还教我辨认树上挂着的许愿牌。那些褪色的红丝带上,写着各种各样的心愿——有祈求考试顺利的,有盼望家人平安的,还有希望爱情长久的。

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冬天,我赶早班火车路过巷子,看见早点摊已经亮起温暖的灯光。蒸笼冒着白白的热气,在冷空气中特别醒目。老板娘记得我爱吃叉烧包,特意留了两个刚出炉的。“这么早出门,肯定没吃早饭吧?”她边说边把包子装进纸袋,热气腾腾的。

如今每次路过乐昌,我都会特意留出时间,去那条巷子里走走。它不像那些修缮一新的仿古街,没有刻意营造的怀旧氛围,就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。但正是这种真实,让它显得格外珍贵。

有时候我想,也许每个火车站后面都藏着这样一条巷子,它们见证着来来往往的人群,守护着最朴素的人间烟火。而乐昌站旁的小巷弄,恰巧成了我记忆里特别的一个角落。它不慌不忙地存在着,就像老城里一个安安静静的朋友,随时等你回来坐坐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