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阳蚕蚕附近人约的优缺点,周边社交功能对比
从线上寒暄到线下见面,到底靠不靠谱?
说起在资阳用蚕蚕附近的人约朋友,这事儿还真是一言难尽。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试过,有的确实交到了能一起喝茶摆龙门阵的伙伴,有的呢,经历就有点啼笑皆非了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功能的优缺点,顺便和它那些“兄弟姐妹”——其他的周边社交功能比一比。
先说说它的优点吧,最明显的就俩字:方便。你想想,躺在家里沙发上,手机刷刷,就能看到附近谁也在线上。距离近,感觉上就多了层安全感,聊得投缘了,约个人民公园或者苌弘广场见个面,也就一杯茶的工夫。对于刚来资阳工作、朋友不多的人来说,这确实是个快速打破社交圈子的途径。这种即时性和地理位置上的亲近感,是它最大的吸引力。
不过,这优点有时候也是缺点的源头。正因为太方便了,什么人都能遇到,筛选成本就变得特别高。你可能想找个志同道合聊资阳美食的,结果对面十有八九是些没什么共同语言的尬聊。而且啊,隔着屏幕,你真不知道对面坐着的是君子还是“坑子”。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,说好了一起去九曲河散步,结果对方来了就拼命推销保险,弄得他哭笑不得。所以啊,安全意识绝对不能少,尤其是第一次见面,选个人多的公共场合,那是必须的。
那我们再把眼光放远一点,看看其他类似的周边社交功能。现在很多社交础笔笔都有类似“附近的人”或者“同城活动”的板块。它们和蚕蚕附近的人比起来,感觉上目的性更明确一些。比如有些是围绕兴趣爱好建的群,像资阳本地的羽毛球群、骑行群,大家是因为同一个爱好聚在一起的,见面就是为了打球、骑车,共同话题多,尴尬就少了很多。
这么一比,蚕蚕附近的人更像是一个大集市,热闹,啥都有,但需要你花时间去淘。而其他一些垂直的社交功能,则像是一个个专卖店,目标明确,进去的人都知道自己要啥。你说哪个更好?这还真没定论。如果你时间多,喜欢那种不期而遇的感觉,逛逛“集市”也挺有意思。但如果你就想快速找到能一起爬山、摄影的伙伴,那直接去“专卖店”可能效率更高。
说到底啊,不管是哪种方式,社交的核心还是真诚。功能本身没有好坏,关键看我们怎么去用它。在资阳这样生活节奏不那么快的城市,通过这些功能拓展一下朋友圈,本是件好事。但心里那根弦,还是得绷着点。别指望一次就能遇到知己,抱着平常心,说不定反而能有惊喜。
有人说,现在的科技让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变远了。但我觉得,像蚕蚕附近的人这类功能,至少在一个小范围内,它又把距离拉近了。它让我们有机会认识那个就住在隔壁小区,却一直没机会打招呼的人。问题在于,我们是否准备好了,把线上的点头之交,变成线下一次愉快的喝茶聊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