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治品茶上课群辩辩,长治品茶交流学习群辩辩
最近啊,我手机上有个群聊特别热闹,名字就叫“长治品茶上课群辩辩”。一开始我也纳闷,品茶就品茶嘛,怎么还跟“上课”扯上关系了?点进去待了几天才明白,这里面可真有点意思。
这个群,说白了就是个咱们长治本地爱喝茶的朋友们凑在一块儿的地儿。你别看名字里带着“上课”俩字就觉得多严肃,其实氛围挺轻松的。群里头有喝了十几二十年的老茶客,也有像我这样刚入门没多久的新手。大家在里面聊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。
新手入门不犯愁
记得我刚对茶叶产生兴趣那会儿,真是两眼一抹黑。什么绿茶、红茶、白茶、黑茶,光是分类就搞得我头晕。市面上茶叶价格更是天差地别,几十块钱一斤的有,几千上万的也有,根本不知道怎么选。
进了这个长治品茶交流学习群辩辩后,情况就不一样了。有次我在群里问,想买点绿茶自己喝,有没有推荐的?好家伙,一下子十几条回复就来了。有位王大哥特别热心,给我详细说了说本地的潞党参茶有什么特点,还提醒我最近天气转凉,其实可以试试红茶,养胃。
这种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,比自己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查资料强太多了。而且大家都是本地人,推荐的茶叶店也都在长治,价格实在,不怕被坑。
最让我惊喜的是,群里时不时会有人组织小型茶聚。上周日我就参加了一次,在城东一家安静的茶室里,七八个群友凑了一桌。组织者李姐带来了她珍藏的老白茶,一边泡一边跟我们讲这个茶的来历,怎么泡口感更好。这种亲身体验,比看什么教材都管用。
老茶客的新天地
你以为只有新手才需要学习吗?那可错了。群里几位资深茶友照样经常交流心得。张老师是位退休教师,喝茶快叁十年了,他在群里分享过自己收藏普洱茶的经验,怎么辨别年份,怎么存放才不会串味,讲得头头是道。
不过张老师自己也说,他虽然在普洱茶上懂得多,但对岩茶了解就有限了。正好群里有位专门研究武夷岩茶的年轻人,两人经常互相请教,那场面特别有意思。
这种互相学习的氛围特别好,没人摆架子,懂的都愿意分享,不懂的也大大方方提问。慢慢地,我对茶叶的了解也深了不少,从最初只知道茶叶分类,到现在能品出不同产地、不同工艺的细微差别了。
群里聊天记录翻一翻,简直就是一本活的茶叶百科全书。从怎么选水、用什么茶具,到不同季节适合喝什么茶,再到茶文化的历史典故,什么内容都有。有时候工作累了,翻开群聊看看,跟着大家云品茶,也挺解压的。
说到底,这个长治品茶上课群辩辩能这么活跃,就是因为切中了咱们茶友的实际需求。谁不想花合适的钱买到好茶叶?谁不想喝茶时能有人一起分享感受?谁不想在品茶路上少走点弯路?这个群正好提供了这么一个平台。
如果你也在长治,也对喝茶有点兴趣,不妨来找找我们。群里不卖茶叶,也不搞商业推广,就是纯粹的爱茶之人的交流之地。说不定下次线下品茶时,咱们就能见面聊一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