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宁品茶喝茶工作室,海宁茶道品茗工作坊
走进海宁品茶喝茶工作室,一股清雅的茶香就迎面飘来。这味道不浓不淡,刚好能让人舒展开眉头。靠窗的位置摆着几张原木茶桌,阳光透过竹帘洒下来,光影在茶席上轻轻晃动,像是也跟着茶水一起流淌。
穿着棉麻围裙的茶艺师正在温杯烫盏,动作不紧不慢的。她说以前客人总爱问“什么茶最贵”,现在更多人会问“什么茶适合现在的天气”。这个变化挺有意思的,说明大家开始把喝茶当成生活的一部分,而不只是摆个样子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隔壁桌是位常来的老先生,他每周叁下午都会准时出现。我问他为什么偏爱这里,他端着茶盏笑了笑:“别处的茶是茶,这里的茶是生活。”他说在这间海宁茶道品茗工作坊,能尝到别人认真对待时间的样子。
确实,看着茶艺师冲泡凤凰单丛的过程,就像在看一场安静的表演。水温要刚好95度,高冲低泡,让茶叶在盖碗里慢慢舒展。她说每个步骤都有它的道理,就像生活里很多事情,急不得,也省不得。
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,我连茶盏都端不稳。现在虽然还是品不出那么多门道,但至少学会了在茶凉之前,好好感受当下的滋味。
工作室的架子上摆着各地找来的茶叶,从安吉白茶到武夷岩茶,每罐背后都有个小故事。茶艺师说他们不追求名贵,更看重茶叶的本味。就像上个月的径山茶,味道清甜,价格实在,好多客人喝过一次就惦记上了。
偶尔会遇到带着茶具来的熟客,他们不需要菜单,茶艺师就会按季节给他们推荐。这种默契,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。
茶汤中见真味
前几天带来访的朋友体验,他好奇为什么同样的茶叶,在这里泡出来特别顺口。茶艺师边注水边解释,水温、时间、手法,每个细节都在悄悄改变茶汤的滋味。她说这就好比同样的食材,在不同人手里会变成不同的菜式。
朋友后来买了盒同一批的龙井,说要在家里练习。过了周回来诉苦:“怎么就是泡不出那个味道。”我猜啊,差的可能不光是手艺,还有那份专注的心境。
在海宁品茶喝茶工作室待久了,慢慢明白了什么叫“茶如人生”。第一泡或许稍显青涩,第二泡渐入佳境,等到第叁第四泡,味道完全释放,就像人生不同阶段各有各的精彩。
茶艺师说过一句让我印象很深的话:“我们不做玄乎的茶道,只做能喝进日常的好茶。”这话实在,喝茶本该是件轻松愉快的事,太刻意反而失了本真。
现在每次路过,只要时间允许,我都会进来坐坐。不一定非要喝名茶,有时就是简单的桂花乌龙,配上两片自制茶点,让忙碌的日子有个喘息的空隙。走出工作室时,身上还留着淡淡茶香,心里已经变得柔软安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