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安附近人100米约爱,集安百米之约觅知音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0:55:26 来源:原创内容

集安这座小城的夜晚总是来得特别早,刚过八点,街灯就一盏接一盏地亮起来,把行人的影子拉得老长。我站在人民公园门口,盯着手机屏幕上那个不断闪烁的定位光标——我们之间的距离,正好是100米。

说来也巧,我和她是在一个本地读书群里认识的。那天群里正在讨论《平凡的世界》,我随手发了段读后感,没想到她立刻接上了话。更没想到的是,我们住在同个片区,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。于是就有了这个“百米之约”,说好在公园的银杏树下碰面,各自手里拿本书当信物。

百米之间的忐忑

这100米说起来不长,真要走过去却需要点勇气。我攥着那本《边城》,手心都有些冒汗。脑子里闪过各种念头:万一见面了没话说怎么办?要是发现和想象中差别太大...唉,现在想这些也太迟了。

远处有个身影在银杏树下来回踱步,看轮廓是个扎着马尾的姑娘。我深吸一口气,迈开了步子。说来也怪,这短短的集安附近人100米约爱,每走一步都觉得心跳在加速。秋夜的凉风吹在脸上,反而让发烫的脸颊舒服了些。

“是...《边城》吗?”我走到她身后,声音不自觉地放轻了。

她转过身,晃了晃手里的《挪威的森林》,眼睛弯成了月牙:“等你半天了。这集安百米之约觅知音,差点就要改成千米之约了。”

我们相视而笑,刚才的紧张顿时消散了大半。

意外的默契

沿着公园的小径慢慢走,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。从沉从文聊到村上春树,从集安老电影院的改建说到新开的咖啡馆。原来我们都喜欢在文化宫旁边的旧书摊淘书,都常去通沟河边那家牛肉面馆,甚至上周叁晚上,我们可能就在同一个影院的不同场次看了《灌篮高手》。

“这么说来,”她突然停下脚步,“我们可能已经在集安擦肩而过很多次了。”

是啊,在这座不大不小的城市里,两个兴趣相投的人,可能就在某个早餐摊前并排等着买豆浆油条,或者在图书馆的同一排书架前驻足,却始终隔着那层看不见的薄膜。直到今晚这个集安附近人100米约爱,才让两条平行线有了交集。

夜渐渐深了,我们走到公园的湖边。月光洒在水面上,碎成一片片银箔。她说起在集安长大的经历,说小时候常来这个湖喂鱼,后来去省城读了四年大学,最后还是选择回到这里。

“还是集安让人安心。”她说着,捡起一颗石子轻轻掷向湖面,涟漪一圈圈荡开,“在省城的时候,总觉得人与人之间隔着一层什么。回到集安就不一样了,就像今晚这样,随便走走,说说话,都觉得特别踏实。”

我点点头,心里某个地方被触动了。在这个人人都往大城市挤的时代,能遇到同样选择留在小城的人,确实有种找到同类的感觉。这次集安百米之约觅知音,或许真的让我遇到了懂这份选择的人。

不知不觉已经在公园里转了两圈,看了眼手机,快十点了。送她到小区门口,路灯把我们的影子迭在一起。

“下周末文化宫有老电影展映,”我试着问道,“要一起去看吗?”

“好啊,”她爽快地答应,“还是这个距离,100米?”

我们都笑了。望着她走进单元门的背影,我突然觉得,在这座叫做集安的小城里,人与人之间的距离,或许本就该用百米来衡量——足够靠近,能看清彼此眼中的光;又留有分寸,不会让人喘不过气。而这百米之间,藏着多少故事正在悄悄开始呢?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