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塔怎么找到学校外援女,灯塔如何获得校外女生支援
最近和几位在大学社团当负责人的学弟聊天,他们都在发愁同一个问题——社团想办大型活动,但校内女生资源有限,怎么能找到合适的校外女生来参与支持呢?这让我想起很多校园团队都在面对的困境。
其实这事儿说难也不难,关键是要找对方法。就像我们平时交朋友一样,得先知道去哪儿认识新朋友,再想想怎么开口邀请人家。比如我们话剧社去年排戏,需要一个会弹古筝的女生,校内同学时间都排不开。后来我们在本市的大学生艺术交流群里发了招募消息,没想到第叁天就有人主动联系了。那个女生是隔壁学校的艺术特长生,正好对我们的剧本特别感兴趣。
线上渠道其实挺管用
现在各个高校都有跨校交流的微信群、蚕蚕群,这些地方经常有热心同学。发消息的时候要注意,别写得跟招聘广告似的。最好把你们活动的亮点写出来,比如“我们这周六在音乐厅有场公益演出,缺个主唱”,或者“我们正在筹备留守儿童帮扶活动,需要两位有耐心的女生帮忙辅导功课”。具体一点,别人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。
上次美术社想找模特写生,就在朋友圈发了条消息,结果被不同学校的朋友转发,第二天就找到了叁个合适的人选。这种熟人介绍的方式,双方都比较放心。
说到线下,各校联合举办的活动真是个好机会。上个月的大学生音乐节,我们社团就认识了附近叁所高校的同学。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后,现在有什么活动需要帮忙,在微信上说一声就行。这种面对面认识的朋友,合作起来更顺畅。
让人家愿意来的小窍门
请外校同学帮忙,得站在对方角度想想。人家大老远跑过来,总得有点吸引力不是?我们学校的做法是,每次活动都会给外来支援的同学准备小礼物,有时候是定制的社团徽章,有时候是精致的笔记本。东西不贵,但这份心意很重要。
活动安排也要合理。如果活动持续一整天,最好提前说清楚时间安排,让人家能规划好自己的行程。交通问题也要考虑到,我们通常会把具体的公交路线、校内地图一起发过去。
最重要的是,要把外来支援的同学真正当成团队的一份子。上次请来帮忙的女生特别感动,因为我们在活动手册上把她的名字也印了上去,还专门介绍了她的特长。这种被尊重的感觉,比什么都重要。
其实啊,找到学校外援女同学不是最终目的,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合作,建立起跨校的友谊和联系。这次你帮我,下次我帮你,慢慢就形成了良性的交流循环。现在我们社团已经和周边五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,办活动再也不用发愁人手问题了。
说起来,这种跨校合作带来的不只是人手支援,往往还能碰撞出新的创意。不同学校的同学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,在一起合作时经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好点子。就像上次我们和理工大学的同学合作办科技文化节,他们把编程和我们的话剧结合,做出了很棒的灯光效果,让整个活动增色不少。
所以啊,下次你们团队需要找校外女生支援时,不妨试试这些方法。记住,真诚最重要,把你们的热情和活动的意义传达出去,自然会吸引到志同道合的伙伴。毕竟,年轻人之间那份想要一起做点事情的初心,是最好的连接纽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