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溪学生品茶工作室,兰溪学子品茶空间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15:49:54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几天路过校园后街,总能看到“兰溪学生品茶工作室”那块原木色的招牌。说来挺有意思,最开始我还以为是卖茶叶的店铺,直到上周被室友拉着去坐了会儿,才发现这里别有洞天。

推开玻璃门,最先闻到的是若有若无的茶香。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围坐在长桌旁,手里捧着白瓷杯。有人盯着茶杯出神,有人在本子上写着什么,角落里的女孩正小心地往茶壶里注水,水流声淅淅沥沥的,和窗外嘈杂的街道像是两个世界。

这里不只是喝茶的地方

工作室创始人小陈是文学院大四的学生。他给我泡了杯安溪铁观音,茶汤金黄清亮。“很多人以为我们就是个喝茶的俱乐部,”他笑了笑,“其实更像是个让时间慢下来的地方。”他告诉我,上学期有个理工科的学弟,每次来做实验数据都会过来坐二十分钟。说是奇怪,安静地喝完一壶茶再回实验室,那些纠缠的数据忽然就看懂了。

这话让我想起自己赶论文的夜晚。总是在电脑前焦躁地刷新页面,现在想想,或许该来这里喝杯茶,让乱糟糟的思绪沉一沉。茶这东西有意思,你越急着喝,越尝不出味道。得等,等茶叶慢慢舒展,等水温恰到好处,等心情平静下来。

茶香里的相遇

常来兰溪学子品茶空间的人,渐渐形成了某种默契。周叁下午通常是哲学系的同学,他们会带些冷门茶叶,边喝边讨论海德格尔;周五晚上则比较热闹,不同专业的人混坐在一起,从武夷岩茶聊到人工智能,话题天马行空。

我见过最有趣的一幕:美院的学生在教计算机系的学妹画茶具素描,而那个学妹正在解释怎么用算法优化泡茶流程。茶杯在他们之间传递,不同的知识也在悄悄流动。这种跨界交流,或许比茶本身更有滋味。

说来也怪,在别的地方大家可能只会刷手机,但在这里,面对一杯热茶,人们反而更愿意开口聊天。可能是热茶暖了手,也暖了氛围吧。

每片茶叶都有自己的故事

小陈的茶柜里收藏了叁十多种茶叶,每罐都贴着便签纸。“这是云南同学带来的普洱”,“那包龙井是去杭州交流时带回来的”。最特别的是一罐凤凰单丛,来自已经毕业的学姐,便签上还留着她的字迹:“愿此茶香,伴你走过迷茫时光”。

他们最近在尝试“茶旅日记”活动——每品尝一种新茶,就在地图上标记产地,记录相关的风土人情。这个创意让品茶变成了立体的事,仿佛通过一杯茶,真的能触摸到远方的山水。

现在这个兰溪学生品茶工作室已经成了校园里一个特别的存在。它不喧哗,却总有人推门而入;它不教学,却让很多人学会了“停顿”的智慧。或许在快节奏的大学生活里,我们都需要这样一个角落,让心灵喘口气,像茶叶在热水中慢慢舒展那样,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。

明天下午没课,我打算再去坐坐。这次想试试武夷山大红袍,听说那茶滋味醇厚,余韵悠长,正好配我还没读完的那本小说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