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勒泰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边城五百元的温情故事
阿勒泰的冬天来得特别早,才十月底,积雪就已经没过脚踝。我裹紧棉袄走进那家挂着蓝色招牌的修车铺,机油味混着奶茶香扑面而来。店里有个裹着军大衣的哈萨克族老师傅,正蹲在地上捣鼓摩托车。
"能修吗?"我把熄火的摩托车钥匙放在沾满油污的桌上。老师傅抬头看了眼:"放这儿吧,明天来取。"他说话时露出被莫合烟熏黄的牙齿,眼角堆起深深的皱纹。
这时里屋的门帘被掀起,有个姑娘端着奶茶走出来。她扎着简单的马尾辫,围裙上绣着民族图案,脸颊带着高原人特有的红晕。"喝点热的吧。"她把搪瓷碗推过来时,我看见她指甲缝里还留着修车沾上的油渍。
五百元的故事
第二天我去取车,账单是四百八。我递过五百块钱,她翻遍抽屉也找不开那二十块。"要不..."她犹豫着,"我阿爸说化油器换了副厂的,少收你二十吧。"我执意不肯,最后约定明天来补零钱。
就这么一来二去,我成了修车铺的常客。有时是车链子松了,有时是胎压不足。每次她都低着头认真找零钱,头发丝垂在耳边晃啊晃的。有回我故意多待了会儿,看她给过往的卡车司机递奶茶,手指冻得通红。
直到某天,我发现摩托车根本没坏。那个总爱"突然熄火"的毛病,原来只是火花塞松了。而老师傅每次收的修理费,加起来不多不少,刚好五百块。
后来我问起这事,她红着脸解释:"阿爸说...说你们城里人自尊心强,直接请喝茶肯定不肯来。"原来那个看似粗犷的哈萨克老人,早就看穿了我这个异乡人的孤独。
现在每次路过修车铺,她还是会端出滚烫的奶茶。不过账单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二十块,够换两个火花塞。剩下的四百八,她说留着当我的"终身会员费"。这话把我们俩都逗笑了,笑声惊走了屋檐下的麻雀。
阿勒泰附近的爱情或许不值钱,但五百块买来的温情,却让整个冬天都变得暖和起来。就像她修车时哼的那首哈萨克民谣,调子简单,却能一直回荡在山谷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