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阳学生喝茶兼职,阜阳学子课余茶座零工
最近在阜阳的高校圈里,总能听到同学们讨论课余时间做兼职的事儿。和传统印象里发传单、当服务员不太一样,现在不少学生选择在茶座、咖啡馆这类环境比较舒适的地方打工。说起来也挺有意思,我有个学妹就在学校附近的茶馆找了份活儿,每次见到她都乐呵呵的。
这姑娘叫小雨,大叁的学生。问她怎么想到去茶馆打工,她一边擦着茶杯一边说:“刚开始就是喜欢这儿的环境啊,安静雅致,还能闻到茶香。比起在餐厅端盘子,这里更像是个能静下心来的地方。”她告诉我,现在像她这样选择在茶座做兼职的阜阳学生还真不少。
不一样的打工体验
小雨的工作内容挺简单的,主要是帮客人点单、泡茶,偶尔和熟客聊聊天。她说最享受的是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。“有天来了个老爷爷,教我品鉴不同茶叶的方法,还讲了好多茶文化的故事。你说这样的经历,在别的地方打工能遇到吗?”
不过她也提到,这份工作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轻松。周末人多的时候,连着几个小时都停不下来。“刚开始那会儿,回到家腿都是酸的。但奇怪的是,心里却不觉得累。”她说可能是因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,而且老板人很好,知道她是学生,排班都会尽量照顾她的上课时间。
其实像小雨这样的阜阳学生喝茶兼职现象,反映的是现在年轻人择业观念的变化。他们不再单纯为了挣钱而打工,更看重工作环境是否舒适、能否学到东西、有没有发展空间。茶座这样的场所正好满足了这些需求——既不会太累,又能接触社会,还能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沉淀自己。
我在想啊,这种兼职方式之所以受欢迎,恐怕也和现在的生活节奏有关。大家都渴望在忙碌之余找个能让自己慢下来的地方。茶座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,而学生们在这里打工,某种程度上也成了这种慢生活的传播者。
有次我去看小雨工作,正好碰到她在给客人推荐茶叶。那认真的样子,完全不像个临时打工的学生。“这款白茶口感比较清淡,适合刚开始喝茶的朋友。”她熟练地介绍着,还不忘提醒客人,“第一泡的时间不能太长哦。”那种专业范儿,让我差点忘了她只是个兼职的学生。
谈到这份工作带来的收获,小雨眼睛亮了起来:“最大的改变是学会了耐心。泡茶急不得,火候、时间都要恰到好处。这种感觉,好像也影响到了我的学习态度。”她说最近做课题研究时,居然能静下心来查阅很多资料,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。
不过话说回来,任何工作都有两面性。茶座兼职虽然环境好,但收入可能不如其他兼职高。而且遇到挑剔的客人,也需要足够的耐心去应对。小雨就遇到过一位客人,因为等待时间稍长就发脾气。“当时委屈得想哭,但还是微笑着道了歉。后来想想,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吧。”
现在每逢周末,那家茶座里总能见到几个像小雨一样的学生在忙碌。他们穿梭在茶香袅袅的空间里,既是在打工挣钱,更像是在体验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。有个大二的男生告诉我,他在这里学会了区分六大茶类,还考了个茶艺师的证书。“说不定将来,我也能开家自己的茶室呢。”他笑着说。
看着这些年轻人忙碌而充实的身影,我不禁在想,或许这就是现代大学生与社会接轨的一种新方式。不用太激烈,不用太功利,在淡淡的茶香中,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,慢慢走向更广阔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