滁州泄火的小巷子,滁州解压的小胡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1:39:47 来源:原创内容

滁州泄火的小巷子

说起这条巷子啊,得先提提它那个特别的名字。第一次听到"泄火的小巷子"这说法,还是从楼下开出租车的王师傅那儿。那天我正为工作上的事儿烦心,他扭头说了句:"去老城墙后头那条巷子转转吧,咱这儿的人都管那儿叫泄火的地儿。"

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两边是有些年头的瓦房。巷口修自行车的老大爷不紧不慢地补着车胎,旁边屋檐下挂着几个鸟笼子。往里走,能闻到淡淡的栀子花香,不知是从哪家院墙里飘出来的。最奇的是,在这巷子里走着的每个人,脚步都不自觉地放慢了。

巷子中段有家开了二十年的茶馆,老板娘总爱在门口支个小煤炉,上面坐着咕嘟咕嘟的铜壶。叁块钱就能喝上一大碗茶,坐在竹椅上听老人们下棋。我第一次去时,隔壁桌的大爷正为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,可没几分钟,又笑呵呵地互相递起烟来。老板娘一边续水一边说:"瞧见没?这就是咱这巷子的好处,多大的火气,走着进来,也都消散了。"

滁州解压的小胡同

顺着巷子再往里走,空间渐渐收窄,就成了当地人说的"解压的小胡同"。这里更安静些,两侧的院墙爬满了青藤,偶尔能听见院里传出收音机播放的黄梅戏。

胡同深处有家竹编作坊,老师傅坐在门槛里边编竹篮边哼着小调。我常在他门口驻足,看他灵巧的手指在竹篾间翻飞。"编这个能挣几个钱?"我问。老师傅头也不抬:"挣不了大钱,但手上忙着,心里就静了。"他指了指墙上挂着的各式竹编,"这些啊,都是街坊们订的,不急,我慢慢做。"

说来也怪,每次从这条胡同走出来,总觉得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。可能是在这里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——原来日子不必总是赶着过,原来停下来看看天空,听听风声,也是正经事。

前几天又遇见王师傅,他笑着问我:"怎么样,那地方?"我点点头。他神秘地压低声音:"其实啊,哪是地方有什么特别的,是咱们终于肯给自己个机会,停下来喘口气了。"这话让我愣了半天。

如今再去那条巷子,我开始留意到更多细节:午后阳光穿过梧桐叶投下的光斑,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飘出的饭菜香,还有深夜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。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,却成了治愈心灵的良药。

有时候我想,或许每个城市都需要这样一条巷子,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景致,只要给人一个能安心发呆的角落就好。就像此刻,我正坐在茶馆里,看着窗外细雨落在青石板上,心里那份焦躁不知何时已经悄悄溜走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