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州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课堂茶香体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23:22:09 来源:原创内容

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,教室里却飘着若有若无的龙井清香。讲台上,语文老师轻轻放下青瓷茶杯,杯底与木质讲台碰撞出沉稳的声响。这不是什么茶艺培训班,而是荆州中学高二(3)班最普通的周四下午。

谁能想到呢?去年这个时候,同样的教室还弥漫着咖啡和功能饮料的味道。班长小陈不好意思地回忆:“那会儿总有人上课打瞌睡,抽屉里全是提神饮料的瓶子。”转变始于班主任李老师从武夷山研学带回来的正山小种。那天恰逢古诗文鉴赏课,李老师给每个同学分了一小杯,就在品茶的工夫,大家突然对“寒夜客来茶当酒”的意境有了真切体会。

茶香里的改变

慢慢地,每周四的品茶课成了传统。同学们轮流负责准备茶叶,从安溪铁观音到云南普洱,从苏州茉莉花茶到本地采花毛尖。说来也怪,自从开始品茶上课,教室里浮躁的气息淡了许多。坐在窗边的女生小林说:“现在上课前大家会安静地等待水烧开,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,这个仪式感让人莫名踏实。”

物理课代表小王发现了个有趣现象:“以前做物理题总想着快点得出答案,现在边喝茶边思考,反而能注意到题目里的隐藏条件。”他上周带来的凤凰单丛,让整个小组在讨论电磁感应时灵感不断。这种荆州学生品茶上课的方式,似乎真的让学习变得不一样了。

最让人惊喜的是,品茶这件事还串起了不同学科的知识。化学老师讲解茶多酚的分子结构,生物课分析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,历史课则追溯茶马古道的变迁。同学们打趣说,现在闻到茶香,脑子里蹦出来的不只是味道,还有各科知识点。

当然,刚开始也有家长担心这是不务正业。直到上次家长开放日,几位家长亲眼看到孩子们在茶香中专注讨论的样子,这才放下心来。李老师的手机里还存着家长群的留言:“没想到孩子们泡茶时那份耐心,比我们大人还沉稳。”

如今,这个学子课堂茶香体验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学期。教室后面的柜子上,整齐摆放着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各种茶叶罐,旁边还有本厚厚的《茶香笔记》,记录着每次品茶上课的感想。翻开来,能看到这样的字迹:“今天尝的太平猴魁,形状特别像语文书里说的兰舟”、“原来涩味过后真的有回甘,就像解出数学题的那一刻”。

暮色渐染,今天的最后一堂课结束了。值日生小心地收拾茶具,几个同学还在讨论刚才没说完的课题。茶香渐渐散去,但那种专注、宁静的学习氛围,已经深深烙印在这个教室的每个角落。或许,最好的学习状态就是这样——既不紧绷,也不松懈,就像一杯刚泡好的茶,温度正好,滋味正浓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