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港大学城喝茶资源群,东港大学城茶饮交流圈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6:45:27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朋友圈里好几个人都在问东港大学城喝茶资源群的事情,看来大家对这事儿都挺上心的。说实话,刚开始我也纳闷,不就是喝个茶嘛,怎么还整出这么多群来?后来被同学拉进东港大学城茶饮交流圈,才发现这里头还挺有意思的。

记得第一次参加线下活动是在学校后门那家新开的茶室。推门进去就闻到一股茉莉花香,七八个同学围坐在木桌旁,有个男生正在泡凤凰单丛。他一边温杯烫盏,一边跟我们说:“这茶得用95度的水,沿着盖碗边沿慢慢往下注。”那架势,还真有点专业茶艺师的味道。

不只是喝茶那么简单

后来慢慢发现,这个东港大学城喝茶资源群更像是个小社区。上周叁下午没课,我又去了常去的那家店。老板娘见到我就笑了:“今天刚到一批正山小种,给你们留着了。”正说着,隔壁桌的学妹凑过来问:“学姐,能帮我看看这泡绿茶的水温合适吗?”这种随时能交流的感觉,确实比一个人闷在宿舍点外卖强多了。

群里最活跃的小王跟我说,他通过东港大学城茶饮交流圈认识了现在创业的合伙人。“那天我就是随口说了句想开家年轻化的茶饮店,结果有叁个人私信我聊想法。”他边说边翻着手机,“你看,这是我们设计的菜单,把传统茶叶和时下流行的口味做了结合。”

不过要说最让我惊喜的,是发现了不少隐藏的好地方。比如图书馆后面那条小街,有家其貌不扬的店铺,老板专门收集各种稀有茶叶。上次去他给我们泡了泡八十年代的老普洱茶,那滋味现在还记得。这些藏在角落的宝藏店铺,要不是群里人推荐,估计我毕业了都发现不了。

现在每次经过教学楼下的自动贩卖机,看到那些瓶装茶饮料,都会想起群里讨论过的茶叶知识。原来同样的茶叶,用不同水温、不同器具泡出来,味道可以差这么多。这让我想起上次尝试用玻璃杯和紫砂壶泡同一款龙井,喝起来完全是两种感觉。

马上要期末考试了,群里聊天的内容也变成了“复习带什么茶提神”“晚上喝茶会不会失眠”。有个经常在图书馆通宵的哥们分享了他的经验:前半夜喝生普,后半夜改喝熟普,既保持清醒又不伤胃。这些生活小窍门,可不是随便哪里都能学到的。

前两天看到群里在组织周末的茶会,说是要品尝当季的新茶。我顺手报了名,想着考试前放松一下也不错。其实参加这些活动次数多了,慢慢发现喝茶不光是解渴,更像是一种连接。把不同专业、不同年级的同学聚在一起,随便聊聊最近的学习生活,这种感觉挺温暖的。

可能有人会觉得,年轻人搞这些是不是太老气了。但你看我们群里的00后,照样能把传统茶喝出新花样。上次还有个学设计的同学,把各种茶叶做成了色卡,说是找配色灵感。要我说啊,这东港大学城茶饮交流圈最妙的地方,就是让老传统焕发了新活力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