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源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校园后巷闲适品茶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2:57:13 来源:原创内容

午后的阳光斜斜洒在石板路上,河源女子学院后街的茶馆里飘出若有若无的茶香。这条不到两百米的小巷,成了我们这群学生逃离课业的小天地。

推开"闲茶坊"的木门,风铃叮当作响。老板娘系着靛蓝围裙,正给窗边的绿植喷水。"老规矩?"她抬头对我笑笑,手里的铜壶冒着热气。靠窗的老位置能看到整条街景,梧桐叶的影子在桌面轻轻摇晃。

茶杯里的慢时光

在这里喝茶不必讲究繁文缛节。玻璃杯里,茶叶缓缓舒展,像重新活过来似的。隔壁桌的学姐在写生,画笔摩擦素描本发出沙沙声;角落里几个女生低声讨论着社团活动,茶杯偶尔碰出清脆声响。这种松弛感,大概是河源女子学院后街喝茶最迷人的地方。

还记得第一次被室友带来时,我连茶叶种类都分不清。现在倒也能品出不同水温下龙井的豆香,铁观音的兰花香。老板娘家在武夷山有茶园,每次新茶到了都会让我们尝鲜。"学生喝茶不必太讲究,"她常这么说,"关键是让心静下来。"

巷子尽头飘来烤红薯的香气,混着茶香竟意外地和谐。这里没有图书馆的肃穆,也不像教室那样规整,但正是这份恰到好处的烟火气,让校园后巷闲适品茶成为日常里的慰藉。

常来的客人都知道下午四点最惬意。阳光变成蜂蜜色,透过竹帘在桌面投下斑驳光影。这时点一壶滇红,配着桂花糕慢慢呷,能听见巷子里自行车铃铛声,远处操场的喧闹声,还有茶馆老唱片机咿呀呀的戏曲声。

上周碰见毕业两年的学姐回来喝茶。"特别想念这个味道,"她转动着茶杯,"后来喝过很多名贵的茶,都比不上在这里偷得的半日闲。"她留下两盒凤凰单丛,说是校友的心意。

暮色渐浓时,茶馆亮起暖黄的灯。同学们陆续收拾书本,老板娘开始擦拭茶具准备打烊。推门走入夜色,茶香还萦绕在衣襟上,明日又要继续在教室、实验室穿梭,但知道后街永远有盏茶等着,步履便不觉轻快起来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