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州火车站300一次,化州车站服务300一回
化州火车站门口人来人往,老陈蹲在出站口的台阶上抽着烟,眼睛时不时瞟向广场上那排蓝色顶棚的叁轮车。他在这里跑了十几年车,最近总听乘客提起"化州火车站300一次"的事。
这话传到耳朵里,老陈先是觉得好笑。火车站到市区最远的宾馆也就二十块,谁这么缺心眼掏叁百?可后来发现,不少外地人下了火车,还真在打听这个价。这事儿透着古怪。
蹊跷的价钱
那天下午,有个拖着行李箱的年轻人凑过来问:"师傅,听说这儿有叁百块一趟的车?"老陈眯着眼打量对方:"您要去哪儿啊?"年轻人支支吾吾说不清楚,只说朋友让找"化州车站服务300一回"的车。老陈心里咯噔一下,这说法跟他在厕所小广告上看到的一模一样。
更让他纳闷的是,前两天在面馆吃宵夜,听见隔壁桌两个司机在嘀咕。瘦高个说:"老刘上周接了个活,真收了叁百。"旁边胖子压低声音:"可不是嘛,人家不要打表,就认这个数。"老陈竖着耳朵听,可那两人见他注意,立刻岔开了话题。
这事儿像根鱼刺卡在老陈喉咙里。他特意在交班后围着火车站转了两圈,终于在西侧围墙发现了几张新贴的小卡片。白底红字印着"化州火车站300一次",下面还有行小字"专车接送,安全可靠"。这价钱都快赶上包车去省城了,到底拉的是什么客?
周五晚上下着毛毛雨,老陈送完最后一个客人正准备收车,忽然看见熟人老李在路边跟人拉扯。那个戴着鸭舌帽的乘客塞给老李叁张红票子,老李左右张望后迅速收进口袋。这场景让老陈心里发沉——连老实巴交的老李也趟这浑水?
第二天趁等客的工夫,老陈故意把车停到老李旁边。"最近活儿怎么样?"老李眼神躲闪:"还那样。""听说现在有叁百块的好买卖?"老李顿时紧张起来:"你别瞎打听,有些钱赚不得。"说完就发动车子溜了。
这更让老陈确定其中有猫腻。他想起上个月运管所来查车时提醒过,现在有些黑车借着高价载客的幌子干别的勾当。难道这"化州车站服务300一回"背后另有隐情?
正想着,两个学生模样的姑娘来问路:"叔叔,听说这儿有叁百块直接到景区的车?"老陈连忙摆手:"正规出租车打表走,撑死四十块。"姑娘将信将疑:"可网上说这个价包含特殊服务..."老陈顿时明白了什么,额头渗出冷汗。
那天晚上老陈失眠了。他想起刚开出租时父亲说的话:方向盘往哪打,全看掌舵的人。第二天他去了运管所,把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说了。工作人员记录得很仔细,还感谢他提供了重要线索。
叁天后再经过火车站,老陈发现围墙变得干干净净。广场上新装了警示牌,写着"请乘坐正规出租车,勿信高价接送"。老李见到他,不好意思地挠头:"那天那叁百块是帮人带违禁品,差点栽跟头。"
夕阳把站前广场染成金色,老陈的车缓缓停进待客区。有个背着双肩包的小伙子跑来问:"师傅,听说这儿有叁百块的车?"老陈摇下车窗笑了笑:"打表走,该多少是多少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