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乡海选场子,宁乡选拔活动现场
宁乡海选场子的消息在朋友圈转疯了,我捏着那张皱巴巴的宣传单,心里直打鼓——这阵仗怕是比过年赶集还热闹。
选拔现场设在老文化宫,还没到门口就听见里头嗡嗡的声响。红绸带扎的拱门底下,工作人员扯着嗓子喊:“乐器组的往左走,舞蹈队的右转上楼!”有个穿练功服的小姑娘抱着琵琶小跑,辫梢上的红丝带一颠一颠的。
场子里的百态人生
候场区简直是个沸腾的火锅。东北角突然爆出段唢呐《百鸟朝凤》,吹得人天灵盖发麻;西边练民族舞的姑娘们甩着水袖,绢纱差点糊到旁边背台词的老大爷脸上。最绝的是个唱花鼓戏的阿姨,她边开嗓边从布兜里掏出保温杯抿了口茶,动作行云流水。
穿夹克的文化馆干部挨个登记,笔尖在纸上沙沙地走。他抬头看了眼抱着二胡沉默端坐的大爷:“您这琴筒都包浆了,有些年头了吧?”大爷手指抚过琴弦:“四十叁年零七个月,比我家小子岁数都大。”
真正让人挪不开眼的是二楼走廊。几个跳街舞的年轻人占据了转角,音响里鼓点震得地板发颤。染蓝头发的小伙子做完托马斯全旋,撑着膝盖喘气:“咱这算不算给宁乡海选场子注入新鲜血液?”
忽然传来清脆的碎裂声——有个变脸演员的备用面具掉在地上。他忙不迭蹲身去捡,五彩脸谱在指间翻飞,瞬间又变出张关公面相,周围顿时炸开喝彩。这宁乡选拔活动现场啊,处处藏着叫人惊喜的戏码。
评委席设在临时用课桌拼成的区域,叁位老师交头接耳。当那个唱山歌的汉子开嗓时,穿青布衫的老评委突然坐直了身子。等最后一个尾音在山坳似的厅里转了叁圈消失,他转头对旁边记录的人轻声说:“这是地道的宁乡腔,二十年没听过了。”
窗外日头渐渐西斜,彩排厅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有个梳羊角辫的小女孩趴在门框上张望,手里攥着快化掉的棒棒糖。负责催场的大姐刚要开口,孩子忽然指着舞台说:“妈妈你看,那个姐姐在发光!”正在试灯的追光师愣了下,悄悄把光柱转向空荡的观众席。
文化馆的灯一直亮到深夜,最后几个工作人员清点道具时,发现不知谁在评委席放了袋新炒的南瓜子。白炽灯把影子拉得很长,像给这热闹的宁乡海选场子画下暂时的休止符。明早太阳升起时,那些藏在市井间的才艺人,又会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