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溪大学城学生约茶,学子课余品茗小聚
最近路过学校后街的茶室,总能撞见不少熟面孔。叁五成群的学生围坐在原木桌旁,捧着冒着热气的茶杯,聊得起劲。这让我想起上学期期末,室友小陈神秘兮兮地拉着我说:“走,带你见识个放松的好地方。”
那家叫“茶言观舍”的小店藏在宿舍区拐角,推门就是扑鼻的茶香。老板是个毕业五年的学长,把老民房改造成了现在这个样子。竹帘半卷着,阳光斜斜地打在榻榻米上,几盆绿萝垂得很自在。我们挑了靠窗的位置,点了当季的龙井。小陈熟练地烫杯、温壶,慢慢把热水注进玻璃杯。看着茶叶一根根立起来,他忽然笑了:“比在宿舍打游戏有意思吧?”
茶杯里的慢时光
说来也怪,就在这方寸茶桌之间,时间好像真的慢了下来。隔壁桌的学弟正在和辩论队队友讨论辩题,偶尔激动得直拍大腿;角落里那对情侣安静地共读一本书,只在添茶时相视一笑。这种约茶的感觉,和奶茶店完全不一样——没有震耳的音乐,没有匆匆喝完就走的顾客,每个人都像是在这片空间里找到了自己的节奏。
老板有次边擦拭茶具边和我闲聊:“你们现在啊,上课赶、吃饭赶、连谈恋爱都赶。但你看这茶, rushing 不得。”他冲我眨眨眼,“水太烫会把茶烫坏,太凉又泡不开。就像你们读书,总得有个沉淀的过程。”
这话让我想起上周二的毛概课。本来挺枯燥的内容,因为课前和同学在茶室预习时讨论过,竟听出了些新意。我们当时争辩“实践出真知”的现代意义,聊着聊着就从课本说到了社团活动、暑期调研。等回到课堂,老师讲到相似案例时,我突然觉得那些理论活了起来。
现在贵溪大学城学生约茶已经成了新常态。不只是消遣,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。有时候觉得,这小小的茶室像个驿站,让匆忙的求学路上多了个可以喘口气的地方。那些在茶香中产生的灵感碰撞,那些慢下来的交谈,反倒让很多问题变得清晰。
昨天下午又去了常坐的位置,发现多了张便签条,上面写着:“第叁泡最醇,就像大二这年——褪了青涩,还没到焦灼。”看着这行字,我忍不住笑了。或许这就是学子课余品茗小聚的魅力所在,在合适的温度里,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滋味。
窗外飘起细雨,茶壶咕嘟作响。对桌的女生正给刚来的朋友倒茶:“你试试这个凤凰单丛,有山野气息呢。”热气模糊了镜片,她却毫不在意地笑着。这样的午后,让人觉得忙碌的大学生活里,原来藏着这么多值得细细品味的时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