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坛学生600块钱随叫随到,金坛学子600元随时服务
最近在金坛的家长群里,有个话题特别火——不少同学都在做“随叫随到”的临时服务,一次收费六百块。刚开始听到这个数目,我还挺纳闷:现在学生兼职都这么挣钱了?
隔壁单元李姐上周就请了个高叁学生陪她儿子打篮球。那孩子每周末背着运动包准时出现,叁个小时里既当教练又当玩伴,临走时李姐塞过去六百块钱,两人都笑得特别开心。“这钱花得值!”李姐跟我说,“比请专业教练强,孩子更愿意跟小哥哥玩。”
六百块背后的故事
其实仔细想想,这个价格挺合理。现在请个家教每小时都得一两百,而这些学生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务。我认识的小陈同学就是个例子,他同时接了叁份活:每周五陪小朋友练钢琴,周六上午帮初中生补习数学,下午还要去照看一位独居老人的宠物。“每次拿到那六百块钱,我就离买新相机的目标更近一步。”他拍了拍书包,里面装着各种辅导资料和应急物品,“得对得起人家的信任啊。”
有个细节挺打动我——这些学生从来不看表计时。有次我去咖啡馆,碰见一个女生在教小朋友做手工,明明超了半个多小时,她还在耐心地帮忙调整作品细节。小朋友妈妈要加钱,她连连摆手:“说好了一次六百,做到满意为止。”
这种服务态度,反而让家长们更愿意找他们。现在金坛不少家庭都有这样的“固定客户”,学生靠自己的本事赚零花钱,家长也找到了放心的帮手。
说起来,这种模式之所以能流行起来,可能是因为它解决了双方的痛点。现在专业服务机构收费高,还要提前预约,而这些学生真的能做到随时响应。上周下雨天,张阿姨家的狗突然跑丢了,她在群里发了条消息,经常帮她遛狗的小王同学立刻骑着共享单车赶来,冒雨找了两个多小时,终于把那只调皮的金毛从车底下抱出来。
当然,六百块钱对普通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。但很多家长觉得,比起培训机构冷冰冰的服务,学生们的热情和用心更让人放心。而且这些钱直接到了学生手里,没有中间商赚差价,双方都满意。
晚上散步时,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穿着校服的学生骑着自行车匆匆赶场,脸上带着些许疲惫,但眼睛亮晶晶的。他们用这种方式接触社会,也靠自己的能力赚取回报。有个学生跟我说,他计划用这笔钱支付大学的部分费用,“虽然辛苦点,但花自己挣的钱特别踏实”。
现在金坛街头,偶尔能听到这样的对话:“你家孩子最近找那个六百块的学生了吗?”“找了啊,比上次请的那个专业老师还有耐心!”这种口耳相传,让更多学生加入了这份特殊的兼职。
或许,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雇佣关系。在这些六百元的服务背后,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,是年轻人对责任的认知,也是金坛这个小城里正在发生的有趣变化。看着学生们忙碌的身影,我突然觉得,这六百块钱承载的东西,远比它本身的价值要多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