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阴火车站200一次快餐,车站附近快餐200元
小巷里的烟火气
路过华阴火车站时,天色已经暗了下来。出站口对面那条窄巷突然亮起暖黄的灯光,叁五家小餐馆陆续把折迭桌摆到路边,炒菜的滋啦声混着锅气飘过来。我拖着行李箱站在巷口,听见旁边两位刚下车的工友在聊天:“还是老地方?”“那肯定,车站附近快餐200元,管饱又省事。”
这话让我停下脚步。确实,在如今物价飞涨的时候,200块钱能舒舒服服吃顿饭的地方不多了。我跟着他们往巷子深处走,想看看这个被常客们认可的地方到底什么样。转过拐角,蓝色招牌下摆着七八张方桌,老板娘正麻利地擦着桌子,见到来人便抬头笑笑:“几位?炒菜马上就得。”那种熟稔的态度,像是认识多年的老街坊。
隔壁桌的司机师傅刚扒完最后几口饭,满足地放下筷子:“跑车到这时候,就惦记着这口热乎的。”他说的炒腊肉还冒着热气,油光发亮地堆了满盘。我翻开塑封菜单,发现最显眼的位置印着“华阴火车站200一次快餐”的套餐选项,旁边用小字标注着两荤一素的标准配置。
等菜的工夫,我观察着这个小店。墙上挂着2018年开业时朋友送的挂画,边角已经泛黄。厨房是半开放的,能看见厨师颠锅时窜起的火苗。这种看得见制作过程的小店,总让人莫名安心。老板娘提着茶壶过来添水,随口说起他们每天清早去菜场挑最新鲜的蔬菜,猪肉要选前腿肉,连辣椒都分叁种——提香的、增色的、辣的。
我的青椒肉丝盖饭上桌时,分量实在得让人惊讶。肉丝切得粗犷,青椒还带着脆生生的口感,最难得的是那份镬气,只有猛火快炒才能逼出这样的香味。尝过几口就明白了,为什么那些熟客宁愿绕路也要来这儿——味道实在,价格透明,200块钱吃得踏实。
旁边新来的旅客显然对价格有些意外:“现在景区附近还有这个价?”老板娘边收拾邻桌边接话:“咱们做街坊生意,涨价也得讲良心。”她说附近商铺换了好几茬,能坚持五年的没几家。去年面粉涨价最厉害的时候,他们面条分量也没减过。
夜色渐深,巷子里其他店铺陆续打烊,只有这家还亮着灯。有个晚归的乘务员拎着饭盒来取预订的饺子,老板娘早把两份醋包塞在袋子里。这种默契,不是一天两天能养成的。我忽然觉得,这样的店能留下来,靠的不是什么秘方,就是这份把熟客当自家人的心意。
离开时已是晚上九点,巷口卖水果的大爷正准备收摊。他看见我从店里出来,眯眼笑了笑:“吃饱了?他们家的味道,这么多年都没变。”我回头望了望那片暖光,忽然懂了为什么“华阴火车站200一次快餐”能成为常客口中的暗号——在这匆匆忙忙的车站边上,总需要几个让人安心的地方,用熟悉的味道安慰旅途的疲惫。
走出很远,炒菜的香味似乎还跟着风飘过来。明天这个时候,那几张折迭桌又会坐满风尘仆仆的食客,用200元换回满身力气,继续各自的奔波。这样的夜晚,在这座小城的车站旁,日复一日地温暖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