绵竹100米内附近的人,绵竹百米周边居民信息
这几天绵竹的天气真是不错,我坐在小区门口的梧桐树下,看着来来往往的邻里,突然想起手机上刷到的一个话题——绵竹100米内附近的人。这个功能挺有意思的,就像给生活装了个放大镜。
前两天去菜市场买菜,正好碰到楼下的王阿姨在挑黄瓜。她笑着说:“现在买菜都不用带零钱啦,扫个码就行。”我这才发现,原来我们小区门口卖菜的老张也开通了线上支付。你说现在这科技发展的,连买个菜都能感受到变化。
邻里之间的那些事儿
上周我们楼道换了新路灯,晚上回家亮堂多了。这事还得从业主群里说起,有个邻居在群里提了句“楼道太暗”,没想到第二天物业就派人来检查了。现在晚上加班回家,看着暖黄色的灯光,心里都觉得踏实。
说到绵竹百米周边居民信息,我倒是想起个有趣的事。前天在小区健身区,偶然听到两位老人在聊天。一个说儿子要接他去成都住,另一个劝他:“咱们这儿多好啊,街坊邻居都认识,去医院就隔两条街,超市走几步就到。”这话让我琢磨了半天,确实,生活便利这事儿,有时候真不是用距离能衡量的。
我家对门刚搬来一户新人,小两口带着个叁岁的孩子。有天晚上他们家孩子发烧,急急忙忙来敲门问有没有退烧药。正好我家里备着,就赶紧拿给他们了。后来熟悉了才知道,他们就是从“绵竹100米内附近的人”那个功能里,看到我们这栋楼住着个儿科医生。
现在想想,科技这东西说远也远,说近也近。它能让你在手机上看到周边的人,但真正让邻里熟络起来的,还是那些实实在在的接触。就像小区门口修鞋的李师傅,虽然他的摊子不大,可周围几个小区的人都爱找他修鞋,顺便聊上几句家常。
昨天路过社区服务中心,看到他们在办智能手机培训班,好多老人都去学了。王大爷戴着老花镜,认真地记着笔记,那样子挺让人感动的。他说要学着用手机看绵竹百米周边的信息,这样就能知道哪家超市在搞活动,哪个药店晚上还开门。
其实生活在绵竹这么个小城,最让人安心的就是这种亲近感。早上买早餐时老板娘记得你爱吃什么,晚上散步时保安大哥会笑着打招呼,这些细碎的生活片段,比任何功能都来得真实。科技或许能拉近数字上的距离,但真正温暖人心的,还是那些触手可及的人情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