汝州火车站附近站街,邻近区域街边景象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8:19:18 来源:原创内容

站街旁的生活画卷

傍晚五点多,我站在汝州火车站出站口,刚好赶上下火车的点儿。人流像开了闸的河水涌出来,拖着行李箱的旅客们脸上挂着长途跋涉的倦意。我顺着人流往外走,没几步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广场—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汝州火车站附近站街。

说实话,第一次听到“站街”这个词,总觉得带着点别的意味。可你真来到这儿,才发现它就是字面意思——站在街边。卖水果的大姐把叁轮车停在路口,香蕉苹果摆得整整齐齐;擦鞋的大爷坐在小马扎上,工具箱打开着,里面鞋油刷子一应俱全。还有个卖烤红薯的大哥,铁皮桶改装的炉子冒着热气,那股甜香味能飘出去老远。

我走到水果摊前买了斤橘子,和大姐搭话:“生意还行吧?”她边称重边笑:“凑合呗,主要是方便这些刚下车的。很多人坐了半天车,渴了累了,买点水果路上吃。”她说话时手上没停,又给另一个顾客挑了两个火龙果。

再往前走走,看见几个摩托司机靠在车旁等客。其中一位老师傅我认识,姓王,在这片跑摩托十几年了。他掏出烟点上,眯着眼说:“现在不行喽,以前火车站这边可热闹了,到处都是人。网约车一来,我们这些人就难熬了。”他弹了弹烟灰,“不过老主顾还是有的,有些街坊就爱坐我的车,说认得路。”

天色渐渐暗下来,路灯“啪”一声亮了。这块邻近区域街边景象开始变样——白天那些卖早点的收摊了,换成夜市摊主们登场。卖麻辣烫的夫妻俩推着改装的小车,车上挂着的灯泡忽明忽暗;旁边卖袜子手套的摊主把货物直接铺在地上,十元叁双的纸牌格外醒目。

我走进一家卖胡辣汤的小店,店面不大,就摆着四五张桌子。老板娘正给客人盛汤,勺子在锅里搅动着,那股辛辣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。点了一碗坐下,听见旁边桌的两位老人在聊天:“现在这火车站周边啊,变得都快不认识了。”“是啊,以前那边还有个老书店呢,现在改成手机店了。”

确实,这片邻近区域街边景象挺有意思——既有几十年不变的老摊位,也有不断更替的新店铺。路口那家理发店,老师傅还在用推子给人剪头,收费只要十五块;而隔壁已经开了家时尚的发廊,霓虹灯招牌闪得人眼花。

吃完出来,夜市已经热闹非凡。有个卖糖画的手艺人被孩子们围着,勺子里流淌的糖浆在铁板上一转一扭,就变成了一只蝴蝶。孩子们拍手叫好,家长赶紧掏手机拍照。这场景让我想起小时候,虽然那会儿没有智能手机,但看糖画的那份快乐是一样的。

在回走的路上,我注意到火车站围墙边的长椅上,坐着几个等车的人。他们有的在玩手机,有的就那么安静地坐着,看人来人往。其中一个年轻人脚边放着大大的行李包,手里攥着车票,时不时抬头看看车站的大钟。

这片地方啊,白天黑夜都不闲着。清晨是赶早班车的匆忙,中午是接站送别的喧嚣,到了晚上,就成了附近居民散步闲逛的去处。老大爷拎着鸟笼溜达,老太太摇着蒲扇在路边乘凉,刚下班的小年轻凑在烧烤摊前,要上几串羊肉一瓶啤酒,就能聊上半个钟头。

夜深了,我准备离开。回头望去,火车站钟楼的灯光在夜色里格外醒目,而站前这片街巷依然亮着星星点点的光。那些小摊小贩的灯光虽然微弱,却温暖得很,照着晚归人的路,也照着这座小城最真实的样子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