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平品茶上课工作室,乐平品茶学习课堂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0:26:41 来源:原创内容

推开茶香弥漫的门

那天我路过老街,一块素雅的招牌吸引了我——“乐平品茶上课工作室”。这名字挺特别的,品茶就品茶嘛,怎么还和“上课”连在一起了?我心里嘀咕着,脚下却不自觉地走了进去。工作室里很安静,光线柔和,空气中飘着若有似无的茶香,让人一下子就放松下来。

接待我的老师姓陈,她笑着给我倒了一杯刚泡好的白茶。“很多人一开始都和你一样,觉得奇怪。”她似乎看穿了我的想法,“我们这儿的‘上课’,不是正襟危坐地听讲,更像是带你认识一位位熟悉又陌生的老朋友。”她指了指桌上那几个朴素的茶罐,“比如这片叶子,它从哪来,经历了什么,又该如何唤醒它最深处的味道,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。”

我端起那杯白茶,汤色清亮,入口是清甜的兰花香,和我平时牛饮的茶包完全是两回事。我突然意识到,过去几十年,我好像从来没真正“喝”懂过茶。陈老师看我若有所思,便邀请我参加他们周末的“乐平品茶学习课堂”,说是专门为像我这样的新手准备的。

带着好奇,我在周末又一次走进了这个工作室。课堂比我想象的要随意,大家围坐在一起,面前摆着茶具。陈老师没有一上来就讲高深的理论,而是让我们先摸摸看不同种类的干茶。有的紧实如珠,有的蓬松卷曲,手感完全不同。

接着是泡茶的环节。老师说,水温很关键。“绿茶娇嫩,用沸水会烫坏了它;普洱醇厚,就得用滚烫的水去激发它的内质。”她一边说,一边演示如何注水,如何出汤。我看她手腕轻柔地起伏,水流划出优美的弧线,落入公道杯中,那动作本身就像一种艺术。轮到自己动手时,我才发现手抖得厉害,水要么冲得太猛,要么出汤太快,一杯茶泡得稀里糊涂。

“别急,慢慢来。”陈老师在我身边轻声说,“泡茶这事儿,急不得。你得感受它,和它交流。”她让我静下心来,再试一次。这一次,我努力让自己平静,专注于手中的水和茶叶。当茶汤缓缓流入品茗杯,我抿了一口——嗯,虽然还是比不上老师泡的,但那香气和滋味,明显比刚才我自己胡乱泡的那杯要饱满、圆润多了。这种感觉,真的很奇妙。

在后面的“乐平品茶学习课堂”上,我们还了解了不同茶区的风土。原来,武夷山的岩茶带着独特的“岩韵”,是因为它生长在丹霞地貌的岩石缝隙里;而云南深山的古树普洱,那股雄浑的气息,则源自数百年的时光沉淀。听着这些故事,再喝眼前的茶,感觉就不只是一杯饮料了,它仿佛有了生命和来历。

几次课下来,我发现自己变了。以前喝茶是为了解渴,现在我会不自觉地留意水温,会静静观察茶叶在水中舒展的样子,会仔细分辨每一泡茶汤层次的变化。周末去“乐平品茶上课工作室”坐一坐,成了我的一种习惯。那里不只是一个学技术的地方,更像一个让生活慢下来的小角落。在茶香里,和叁五同好聊聊天,或者什么都不说,只是安静地喝一杯茶,内心的焦躁就这么被一点点抚平了。

现在我的家里也备上了一套简单的茶具。朋友来家里做客,我会学着陈老师的样子,给他们泡上一壶茶。看着他们从最初的不以为意,到喝下第一口时眼中闪过的惊喜,我就会想起自己第一次推开那扇茶香弥漫的门时的情景。一杯好茶的魅力,或许就在于它总能以一种最温和的方式,给我们带来慰藉和新的发现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