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火车站200一次快餐,车站附近快餐服务200元
那天路过合肥火车站,朋友突然扯着我胳膊往旁边小巷子钻。"你看那些小旅馆门口",他压低声音,"亮着红灯的招牌底下,总有人蹲在那儿抽烟"。我眯眼望去,霓虹灯管在潮湿空气里晕开光圈,确实有几个身影在暗处晃动。
巷口早餐摊的老板娘正擦着桌子,听见我们议论便搭话:"都是做那种生意的。现在严打,他们都躲在旅馆里,让拉客的在下面望风"。她甩了甩抹布上的水,"200块一次,跟以前价格差不多,不过环境更隐蔽了"。
藏在市井里的生意经
我假装等人,在巷子里转了转。有个穿格子衫的大叔凑过来递烟:"住宿不?有特殊服务"。他说话时眼睛盯着路口,像随时准备逃跑的野猫。"200一次,房间干净"。见我犹豫,他又补充:"现在都这价,火车站附近快餐服务200元起步,包你满意"。
旁边小卖部老板倒是见怪不怪:"这行当在这里十几年了,打不完的。前阵子突击检查,抓走几个,没半个月又冒出新面孔"。他找零钱时嘟囔:"这些姑娘也难,有些带着孩子租在附近老楼里,白天装正经人,晚上出来赚快钱"。
在巷子深处的电线杆上,我看到几张被雨水泡皱的小广告。撕开表层,底下居然还有手写号码,墨迹晕染得像血滴。也许这就是所谓的"野火烧不尽"?
流动人群的灰色需求
火车站钟楼敲响晚上九点的钟声,出站口涌出拖着行李箱的旅客。几个女人突然从不同角落走出来,像闻到花香的蝴蝶,自然地混入人群。她们专挑独身男性搭话,声音轻得像羽毛拂过。
有个戴鸭舌帽的背包客被拦下,穿红裙的女人比划着两根手指。背包客摇头要走,女人拽住他背包带子,改成了"一五"的口型。这让我想起菜市场讨价还价的主妇,只不过她们交易的是皮肉。
在合肥火车站周边,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重复。200元一次的快捷服务,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市场价。有次听出租车司机说,这些女人还得给旅馆返佣,真正到手的可能才一百出头。
转角奶茶店的小妹经常看到熟客:"有个大姐每周叁都来,每次都点珍珠奶茶。有回她手机落店里,我听到来电铃声是童谣《小星星》"。小妹咬着吸管,"后来才知道她女儿在老家念小学"。
夜幕下的火车站像个巨大的呼吸系统,这些暗流在霓虹灯照不到的角落涌动。巡逻警车驶过时,所有暗影都会暂时凝固,等红蓝灯光远去,又继续扭曲着生长。或许明天这里又会换一拨新面孔,但合肥火车站200一次快餐的传说,永远不会缺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