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城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麻城周边500元的情感故事
这事儿说起来有点意思。那天傍晚我在文化宫广场等人,听见两个卖菜阿姨闲聊。穿花衬衫的那个边说边比划:"现在这些年轻人呐,谈个恋爱都像赶集,麻城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能当真吗?"她同伴撇撇嘴:"我侄女上个月见那个,吃顿饭就要五百,结果连人家在哪儿上班都没搞清。"
这话让我想起老张。他在七里桥开了十年面馆,常有些熟客深夜来吃面。有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,每周五都来,总点最便宜的素面。有次下大雨,小伙子浑身湿透还在数零钱,老张给他多加了俩荷包蛋。"叔,我在攒钱见女朋友。"小伙子不好意思地笑,"她在邻县,车票加礼物正好五百。"
五百块能换来什么
其实在咱们这小地方,五百块能买的东西挺实在。西街花店99朵玫瑰卖叁百八,剩下够买两张电影票再加奶茶。但要是遇上节日,玫瑰涨到四百五,那就得掂量掂量。菜市场王婶总说:"现在谈感情不如买只土鸡炖汤,至少落个实在。"
不过我认识的小宋不这么想。他在开发区电子厂上班,月休四天,每次休息都坐最早班车去叁十里外的镇子。有回我搭顺风车,见他拎着个小蛋糕。"女朋友教书的学校今天开放日,得去帮衬场面。"他挠头笑笑,"这月省下的烟钱加奖金,刚够买条她喜欢的丝巾。"
车开过正在修的高速公路,扬起的灰尘扑在车窗上。小宋忽然说:"每次看到她站在校门口等我的样子,就觉得这五百块花得值。"
这种麻城周边500元的情感故事,听着就像夏日里冰镇西瓜最中间的那勺,甜是甜,但总让人担心放不久。毕竟现在连看场演唱会都要千儿八百,五百块能撑起的浪漫,薄得像层窗户纸。
夜市摊前的见证
城南夜市有对卖铁板豆腐的夫妻。女人收钱找零,男人负责翻烤,铁铲敲得铛铛响。有次听见女人抱怨酱油贵了,男人顺手多撒了把葱花:"当初追你花了小半年工资,现在五毛钱的葱花香着呢。"女人噗嗤笑了,悄悄把他汗湿的衣领翻正。
这大概就是麻城附近500块钱的爱情另一种模样。不是一次性的挥霍,而是细水长流里生出的暖意。就像老城墙根下卖的糍粑,叁块钱一个,但得慢慢揉搓才软糯。
当然也有糟心事儿。东门麻将馆老板娘天天念叨她闺女:"相亲见个面就要发五百红包,当咱家是开矿的?"后来那姑娘自己谈了对象,两人在步行街摆夜摊卖耳钉,第一个月挣的六千块,全给姑娘妈买了按摩椅。
所以你说感情这事,哪是标价能衡量的。五百块可能是某些人半天的消遣,也可能是另一个人攒了整个春天的真心。
昨晚路过护城河,看见那对卖豆腐的夫妻收摊回家。女人坐在叁轮车后座,晃着腿在数零钱,男人蹬车蹬得白衬衫后背都湿了。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,装豆腐的塑料箱在车上哐当哐当响。
或许真正的麻城周边500元的情感故事,从来不在金额大小,而在那五百块后面藏着的心意。就像小宋女朋友别在教案本上的丝巾,就像铁板豆腐上多撒的那把葱花,这些藏在生活褶皱里的温柔,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耐得住琢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