莱芜附近200块钱的爱情,200元左右的爱情在莱芜周边
那家小餐馆的灯光
傍晚六点,莱芜城郊的国道上车来车往。老王把叁轮车停在路边,掀开保温箱的刹那,热气糊了他一脸。这是今天送的第28单外卖,地址是家汽车修理铺。他记得上次来这儿,有个穿工装的女人总在角落吃饭,餐盒里永远只有半份炒饼。
修理铺的收音机滋滋响着,放的是十年前的流行歌。女人接过外卖时,老王看见她手背的烫伤抹着白色药膏。“今天多要了份紫菜汤。”她声音很轻,像在自言自语。这份订单正好十九块八,加上配送费,刚好超过二十。老王忽然想起自己媳妇也在纺织厂干活,每天站十二个小时,就为多挣叁十块夜班补贴。
夜市摊的等待
往北叁公里有个露天夜市,九点以后才热闹起来。卖头花的大姐每天准时出现,塑料布上摆着二十多种发圈,最贵的才五块钱。她丈夫在工地摔伤腰以后,全家就靠这个摊子撑着。
前天有个小伙子蹲在摊前挑了十分钟,最后只要了个最简单的黑色发卡。“给对象买的?”大姐随口问。小伙子摇头,说妹妹在城里读高中,下周要参加朗诵比赛。那天晚上大姐少收了他两块钱,转头看见隔壁炒粉摊的夫妻正就着路灯检查孩子作业,女人把蒜薹肉丝里的肉全挑到丈夫碗里。
炒锅升腾的烟火里,飘着某种比食物更暖的味道。
凌晨的储蓄罐
吴阿姨的报亭凌晨四点就亮灯了。她得赶在送报车来前清点杂志,顺便给附近几个环卫工热茶水。那些橙黄色的身影总是沉默地扫街,只有在交换热水瓶时才会短暂停留。
昨天有个环卫工在报亭门口徘徊很久,最后买了张最便宜的明信片。吴阿姨看见他用皲裂的手掌抚平卡片边缘,那上面印着济南的趵突泉。“老婆子念叨叁年了。”他不好意思地解释,说等儿子下个月寄钱回来,就带她去大明湖看看。那张明信片两块五毛钱,被他郑重地塞进内袋。
此刻莱芜的星空下,无数这样的瞬间正在同时发生。纺织女工把加班买的苹果塞进女儿书包,保安队长用攒的零钱给队员买护膝,送水工把客户给的矿泉水留给扫马路的大爷。这些碎片拼不出浪漫的图案,却让整座城市在晨昏交替间保持温度。
国道边的汽修铺亮了新装的霓虹灯,老王经过时看见那个女人在吃盒装泡面,但旁边多了个粉色的保温杯。他知道这条路上永远不会有电影里的情节,可每当保温箱里的餐食带着体温送达,某种接近爱情的东西,正在这些二十块左右的往来中悄悄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