萍乡上课喝茶资源,萍乡课堂茶饮指南
最近在萍乡的家长群里,有个话题悄悄火了起来——不少老师开始在课堂上带着孩子们喝茶。这事儿听起来挺新鲜对吧?上课还能喝茶?刚开始听说时我也愣了,后来才弄明白,原来萍乡上课喝茶资源正慢慢丰富起来,成了本地教育圈的一个小特色。
记得第一次在实验小学听公开课,推门就闻见淡淡的茶香。叁年级的孩子正围坐成圈,端着青花瓷杯小口品着本地产的狗牯脑茶。李老师边讲解茶叶产地,边让孩子观察茶叶在水中的舒展。“看这片叶子,像不像在跳舞?”有个扎马尾的小姑娘兴奋地指着杯子。这种教学方式,比单纯盯着课本有意思多了。
茶香里的学问
萍乡课堂茶饮指南里藏着不少门道。比如自然课认植物,老师会带新鲜茶叶和炒制后的成品对比;历史课讲丝绸之路,桌上就摆着浮梁茶;作文课更妙,让孩子们先品茶再描写滋味。五年级的刘老师跟我说:“孩子捧着热茶时特别安静,写作灵感反而涌出来。”她班上有个调皮男生,居然写出“茶汤像秋天的夕阳”这样生动的句子。
不过实施起来也要费心思。学校专门培训老师掌握泡茶技巧,保温壶选哪种,水温怎么控制,连每节课准备多少克茶叶都要精确计算。有家长开玩笑:“这下老师还得考个茶艺师证!”教导主任却认为值得:“我们打造的萍乡上课喝茶资源,最重要的是安全实用。”
现在走在萍乡的校园里,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课间孩子们不再挤着接冷水,而是有序地接老师准备好的温茶。几个孩子围在走廊的茶艺角,争论黄金茶和云雾茶哪个更香。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,或许比考试多考几分更有意义。
前两天碰到邻居家孩子抱着茶具去学校,说是要参加“小小茶博士”社团活动。看着他小心翼翼捧着建盏的样子,突然觉得,这股飘荡在萍乡课堂的茶香,正在悄悄滋养着孩子们的成长。或许哪天,他们中真能走出懂得品茶、更懂得品味生活的新一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