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莞大学城学生好联系吗,大学城学生是否容易联系
大学城里的沟通密码
前几天和朋友聊天,他突然问我:“你觉得东莞大学城的学生好联系吗?”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我问住了。说好联系吧,有时候发消息大半天没回音;说不好联系吧,又经常看到他们在社团活动里聊得热火朝天。这让我不禁开始琢磨,大学城里的联系方式,是不是藏着什么我们没注意到的门道。
其实要回答“大学城学生是否容易联系”,先得看看他们平时都在忙什么。现在的大学生,课程表排得满满的不说,还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、社会实践。我表妹就在松山湖那边上学,每次找她都得先看课表。上午九十点要是没课,还能回个消息;要是赶上她做实验或者小组讨论,那基本就是石沉大海了。
说起联系学生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打电话。但据我观察,现在的大学生更习惯用微信。不过这里有个小窍门——他们很少会立即回复文字消息,反而对语音消息反应更快。有个在东莞理工学院读书的学生告诉我,他们经常一边走路一边听语音,比看文字方便多了。要是遇到急事,直接打个语音通话,接通率会比电话高很多。
说到联系学生这件事,不得不提他们的作息规律。大学城里的生活节奏其实很有特点:早上八点多开始上课,中午十二点到两点是午休,晚上六七点以后反而比较活跃。要是想在白天联系学生,最好选在课间十分钟,或者中午吃饭那段空档。要是晚上八九点发消息,经常能聊上好一阵子,这个时间他们刚自习完回到宿舍,正是放松的时候。
不过话说回来,联系学生也得看具体事情。要是社团活动或者学习相关的事,他们回复得特别积极。去年我们公司想在大学城招兼职,在几个学生群里发了消息,当天就收到二十多份简历。但要是纯粹商业推广之类的,那回复率就要打个折扣了。学生们现在可精明了,知道怎么区分哪些消息值得回复。
现在大学城里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。比如东莞理工的学生经常在创新创业园区活动,医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。想要联系到特定专业的学生,还真得找对地方。上学期我们想找几个设计专业的学生做项目,后来发现最好用的方法竟然是去图书馆的设计类书架旁边“偶遇”。
其实学生们也挺愿意跟外界联系的,关键是方式要对。他们不太喜欢太正式的商务口吻,反而更喜欢轻松随意的交流方式。有个学生跟我说,看到那种“您好,请问可以打扰您几分钟吗”的开场白,他就想关掉对话框。但要是直接说“同学,有个挺有意思的活动想跟你聊聊”,效果就好很多。
说到联系效果,季节因素也很重要。期末考试那几周,最好别指望能及时联系到学生。但到了开学初或者学期中段,他们就会活跃很多。寒暑假虽然学生不在学校,但通过线上渠道反而更容易联系,毕竟他们在家里时间更自由。
现在想想,要回答“东莞大学城学生好联系吗”这个问题,关键是要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。他们不是难联系,只是有自己的节奏。就像打篮球要讲究时机一样,联系学生也得找对时间、用对方法。只要把握好这些细节,你会发现这些年轻人其实很乐意交流。
或许我们该换个角度思考:不是学生难联系,而是我们是否找到了适合他们的联系方式。每个大学城都有自己的生活脉搏,摸准这个脉搏,自然就能畅通无阻地交流。下次你要是想去大学城联系学生,不妨先花点时间了解他们的课程表和活动规律,保准事半功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