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州大学城约找学生,林大学生相约互动
最近在林州大学城附近的小吃街上,总能看见叁叁两两的学生聚在一起。有人捧着课本讨论得热火朝天,有人举着手机到处找拍摄角度。这种场景让我想起前两天在论坛里刷到的帖子——现在的大学生,好像越来越喜欢用“约找同学”这种方式来组局了。
说来也挺有意思的。就在上周叁晚上,我路过学校奶茶店时偶然听到两个女生的对话。扎马尾的姑娘边搅动着奶茶里的珍珠边说:“明天去图书馆复习高数吗?我在论坛发了条林州大学城约找学生的帖子,已经有叁个人报名了。”她的同伴笑着打趣:“你现在都快成组局达人了!”
从线上到线下的奇妙连接
这种相约见面的方式,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要普遍得多。不少同学告诉我,直接在班级群或者论坛里发个邀约,往往比挨个私聊更有效。就像体育系的小王说的那样:“上次想凑个篮球队,在校园墙上发了条‘林大学生相约打球’的消息,第二天就凑齐了人,还来了两个特别厉害的学弟。”
不过要组织成功一次见面,还真得花点心思。大叁的学姐李萌分享了她的经验:“最好把时间、地点、要做什么写得明明白白。比如说‘周六下午两点,东区操场踢球’,这样感兴趣的同学一看就知道要不要参加。”她上周刚用这个方法组织了一场读书分享会,来了十几个不同专业的同学,现场讨论得特别热烈。
当然啦,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学生们都习惯把见面地点选在校内公共场所,图书馆、自习室、操场这些地方最受欢迎。毕竟是在熟悉的校园环境里,大家都能放松地交流。
那些因相约而生的故事
外语学院的赵雪跟我讲了个特别暖心的故事。她上学期想找个语伴练习口语,就在校内平台发了条邀约。结果不仅找到了合适的练习伙伴,还意外结识了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阿里。“现在我们每周叁都会在咖啡角见面,我教他中文,他帮我练英语。上次他还带来了家乡的特色点心,超级好吃!”
这种相约模式之所以能流行起来,或许是因为它给了同学们更大的自主权。想做什么、找什么样的人、什么时间见面,全都可以自己决定。比起学校统一安排的活动,这种自发组织的见面显得更灵活,也更符合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。
计算机专业的几个男生甚至把这种模式用到了项目开发上。大二的刘哲说他们小组就是在论坛里“约”来的:“当时就想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一起参加编程大赛,现在我们的项目已经进入复赛了。要是没有那次相约,我们可能到现在都不认识呢。”
夜幕降临的时候,林州大学城的教学楼陆续亮起灯火。透过窗户能看到叁五成群的学生围坐在一起,有的在讨论课题,有的在准备比赛材料。这些因为一次简单的“相约”而聚集在一起的年轻人,正在用他们的方式书写着属于大学时光的独特记忆。或许某天,这些偶然的相遇会变成难忘的友谊,甚至开启意想不到的人生机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