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山品茶上课群,鹤山茶艺学习交流圈
最近不少朋友问我,怎么突然对喝茶这么有研究了?我每次都笑着告诉他们,这事儿还得从加入了“鹤山品茶上课群,鹤山茶艺学习交流圈”说起。
说来也挺有意思的。以前喝茶嘛,就是抓把茶叶往杯子里一放,开水一冲就完事了。直到有次去朋友家做客,看他慢条斯理地泡茶,那香气、那滋味,和我平时喝的真不是一个味儿。这才意识到,原来喝茶也是门学问。
从入门到入迷
刚进群那会儿,其实挺懵的。群里聊的什么“茶气”、“回甘”、“挂杯香”,对我来说就跟听天书似的。好在群里的老师特别有耐心,从最基础的开始教我们。记得第一次正式上课,老师让大家都准备个盖碗,说是要学怎么泡好一杯茶。
那天学的是冲泡水温。我才知道,原来不是所有茶都要用滚烫的开水。像绿茶这类娇嫩的,水温太高反而会把茶叶烫坏,泡出来的茶汤又苦又涩。而普洱茶这类老茶客们的最爱,就得用沸水才能激发出它内在的韵味。
说实话,第一次按照老师说的方法泡茶,那感觉真是挺奇妙的。同样的茶叶,换了个泡法,味道竟然完全不一样了。茶汤入口顺滑,回甘持久,连呼吸间都带着淡淡的茶香。这大概就是群里常说的“茶韵”吧?
现在想想,能在鹤山品茶上课群里学习,确实是件挺幸运的事。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大师,只有一群爱喝茶的普通人。大家互相交流心得,分享自己淘到的好茶,氛围特别轻松愉快。
茶香里的生活滋味
学茶时间长了,慢慢发现这事儿真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习惯。以前下班回家,总是抱着手机刷个不停,现在倒好,晚上必定要空出半小时,安安静静地泡壶茶。
群里有个姐姐说得特别在理: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。确实是这么回事。那些繁琐的泡茶步骤,看似麻烦,其实是在帮我们慢下来。温杯、投茶、注水、出汤,每个动作都要不慌不忙。在这个过程中,白天工作的烦心事好像也跟着茶香慢慢飘散了。
上周我们鹤山茶艺学习交流圈还组织了一次线下活动,就在本地的一个茶空间。二十多个群友聚在一起,各自带了珍藏的茶叶分享。有个大哥特意从家里搬来一套旅行茶具,说是在外出差时也要喝茶,不能将就。这种对生活品质的执着,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。
那天我们品了六七种茶,从清新的安吉白茶,到醇厚的正山小种,每一款都有它独特的故事。最让我感动的是,大家虽然来自不同行业,年龄也相差很大,但在茶桌旁却像认识了很久的朋友。
现在啊,我已经养成了每周都要逛逛茶叶市场的习惯。碰到合眼缘的茶具,或是听说不错的茶叶,总会忍不住带回家试试。家里人也说我变了,变得比以前更有耐心,更懂得享受生活的细节。
前两天,我又在鹤山品茶上课群里认识了一位新茶友。他刚入群不久,就像当初的我一样,对茶艺充满了好奇。看着他在群里提问,大家热心解答的样子,不由得想起自己刚入门时的情景。这大概就是茶文化的魅力吧,它把热爱生活的人聚集在一起,让平凡的日子也飘着茶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