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州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邻近学子百余叁小时约
最近朋友圈里总刷到“鄂州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”的消息,乍一看还真让人摸不着头脑。我琢磨了半天,这到底是个什么活动呢?直到问了在鄂州上学的表妹才恍然大悟。
原来这是附近几所高校学生自发组织的交流活动。想想看,一百多个年轻人聚在一起叁个小时,光是这个场面就挺热闹的。表妹说她们上次在城东的创意园区办了一场,来的人比预想的还多。
活动现场的那些事儿
那天我特意去看了看,还没进门就听见里面欢声笑语的。学生们叁叁两两地聚在一起,有的在讨论专业课,有的在分享实习经历,还有几个文学社的同学在交流创作心得。这种“邻近学子百余叁小时约”的氛围,让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年轻人的活力。
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正在给大家演示他设计的手机应用,周围围了一圈人。我凑过去听了会儿,发现他讲得特别生动,连我这个外行都能听懂。旁边还有个女生在教手工制作,材料就是普通的彩纸,经过她的巧手,转眼就变成了精致的花朵。
说实话,这种自发组织的活动,比学校里正式的活动多了几分随性。没有人强调纪律,也没有固定的流程,但大家都自觉维护着秩序。偶尔有人说话声音大了,旁边的人做个手势,马上就会意地降低音量。
意想不到的收获
最让我惊讶的是,这些看似随意的交流还真能碰撞出火花。听说上次活动结束后,有两个不同学校的学生因为专业互补,一起组队参加了个创业比赛,还拿了个不错的名次。这次在现场,我就亲眼看到几个学生在商量着要合作做个公益项目。
“其实最开始就是几个同学想着能不能定期聚一聚,”组织者小李告诉我,“没想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。现在每次活动前,我们都要提前找好场地,统计人数。”他说下次可能要换个更大的地方,因为想来的人越来越多了。
看着这些年轻人专注交流的样子,我不禁想,也许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这样——在轻松自在的环境里,因为兴趣而相聚,因为分享而成长。这叁个小时里,没有人在意你的学校是不是名牌,也不关心你的成绩如何,大家更看重的是你愿意分享什么,又能从别人那里学到什么。
天色渐渐暗下来,活动也接近尾声。但很多学生还是意犹未尽,互相留联系方式,约着下次再见。看着他们兴致勃勃的样子,我突然觉得,这种“鄂州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”的活动,或许正在悄悄改变着年轻人交流和成长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