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华耍女娃,金华与女娃同游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7:38:47 来源:原创内容

金华的初夏总是来得特别早,梧桐树的叶子才刚刚撑开巴掌大的荫凉,江边的风已经带着暖意了。周末午后,我正琢磨着去哪转转,朋友发来消息:“走,带你去个有意思的地方,保管让你见识真正的金华耍女娃。”这话倒勾起我的好奇心——在金华这些年,还真没专门体验过本地人说的“耍女娃”到底是什么滋味。

我们穿过热闹的解放东路,拐进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巷。巷子窄得刚够两人并肩,墙头探出几枝石榴花,红得像是刚从染料缸里捞出来。朋友边走边说:“你可别把‘耍女娃’想歪了,这可是咱们金华老底子的说法,说的就是带着姑娘家游山玩水的那份闲情逸致。”这话让我想起早上在古子城看到的对联:“水通南国叁千里,气压江城十四州”,忽然觉得李清照笔下的金华,或许正是藏在这样的巷弄深处。

八咏楼前的相遇

巷子尽头豁然开朗,八咏楼的飞檐在夕阳里翘成展翅的燕子。石阶上坐着个编竹篮的老人,手指翻飞间,细竹篾就像活过来似的。旁边蹲着个小姑娘,约莫七八岁,扎着两个羊角辫,正有模有样地学着编。老人看见我们,笑眯眯地用金华话说:“我家这个女娃啊,就爱往老地方钻。”小姑娘抬头露出缺了门牙的笑容:“爷爷说,八咏楼的故事比我的辫子还长呢!”

这时节的金华耍女娃,倒让我品出些别的意味。不是走马观花的打卡,而是像这样,让小姑娘在古建筑前听爷爷讲那些老故事。老人指着楼前的石碑说:“沉约当年在这里写下八咏诗,现在的年轻人啊,就知道急着拍照。”小姑娘扯扯爷爷的衣角:“可我更喜欢听您讲太平天国侍王的故事!”

暮色渐渐漫上来,我们沿着婺江慢慢走。江风把对岸万佛塔的铃铛声送过来,叮叮当当的,像是给这座古城配的背景音乐。朋友指着江面的游船说:“现在的金华与女娃同游,可不止在陆地上。晚上坐船看灯光秀,那才叫精彩。”我想起刚才那个编竹篮的小姑娘,忽然觉得,所谓金华耍女娃,大概就是把这座古城的故事,像编竹篮那样,一脉一脉地编进下一代心里。

走到燕尾洲公园时,华灯初上。中国婺剧院像只停泊在江边的乌篷船,隐约能听见里面在排戏。朋友说下周这里有童谣专场,好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来听。这倒是个金华与女娃同游的好去处——在咿咿呀乡的婺剧声里,让娃娃们听听家乡的曲调。

回程时又经过那条巷子,石榴花在夜色里收敛了颜色,倒是墙角的栀子花开得正欢,香气浓得能装满衣兜。我想起白天的经历,忽然明白朋友为什么要带我来这里。金华耍女娃这件事,从来不只是简单的游玩,而是像老人教孙女编竹篮那样,把这座城市最珍贵的东西,悄无声息地传递下去。这大概就是金华人常说的“耍女娃”的真谛——在寻常巷陌里,藏着最不寻常的温情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