句容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,男人钟爱的句容小街
这条小巷子就在老电影院后面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。下午四点半开始,巷口老王家的油锅就滋滋响起来了,他那祖传的炸豆腐的香味啊,能飘出半里地去。
说也奇怪,这条巷子宽不过两米,两侧墙壁斑驳,可每天下班时间,总能看到叁叁两两的男人往里头钻。有穿着衬衫拎着公文包的,也有工装沾着油漆点的,大家默契地在这里碰头,就像候鸟认得回家的路。
巷子里的老滋味
老王的摊子摆了大七年,他从父亲手里接过那口黑铁锅时,才二十出头。现在儿子都上大学了,锅里的油还是那个味儿。“李哥来啦?今天豆腐炸得外酥里嫩,给你留了两块最好的。”老王不用问就知道,供电所的老李准点出现,坐在那张掉漆的长条凳上。
再往里走,孙师傅的理发店只放得下一把椅子。他的手推剪用了二十年,发出的嗡嗡声像某种安心的催眠曲。“别提那些花里胡哨的发型,”正在理发的陈叔眯着眼,“老孙知道我头型,闭着眼都能剪利索。”墙上挂着九十年代的挂历,时间在这里走得很慢。
巷子中段有棵大槐树,树荫下总摆着几张折迭桌。修鞋的张伯边敲鞋跟边和修自行车的小刘下象棋,围观的人比下棋的还着急。“走车啊!你这棋看得我着急!”旁边看棋的老周忍不住喊出声,引来一阵笑声。
这些句容男人下班后不急着回家,先来巷子里转一圈。有时候就是十分钟,豆腐吃完,棋看一局,头发理短些,整个人就舒坦了。妻子们也都理解——这条巷子像是男人的充电站,在这里喘口气,回家的脚步都轻快许多。
更多 than 一条街
开水果店的赵勇说得实在:“在我店里买苹果的老张,上个月介绍了他侄女来我这工作。这巷子里的人啊,互相都知根知底。”去年巷尾老吴家儿子结婚,巷子里凑钱送了台冰箱,鞭炮从巷头放到巷尾。
这些男人钟爱的句容小街,说破了就是个小世界。它装得下生活的重量,也盛得住人情的温度。电脑维修店的小吴刚从上海回来时,在巷口摆了叁个月摊,邻居们轮流给他介绍生意,现在店面虽小,活却接不完。
夜幕降临,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男人们陆续回家,带着刚修好的皮鞋、理短了的头发,还有放松后的神情。青石板路上脚步声渐远,明天这个时候,他们还会再来。
这条男人钟爱的句容小街啊,不是什么网红打卡地,地图上找不着名字。但它实实在在地存在着,用它的方式,守护着这座城市里最平凡也最珍贵的日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