库尔勒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库尔勒汉子常逛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5:48:43 来源:原创内容

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巷口,老张拍了拍裤子上的灰,慢悠悠踱进这条藏在香梨大厦后头的小巷。巷子窄得很,两辆电动车并排走都得侧身。

“来啦?”修鞋的老马头从摊子后探出身子,手里还拿着只脱了线的皮鞋。老张应了一声,熟门熟路地坐到马扎上,从兜里掏出烟盒。这是库尔勒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十来米长的巷子,挤着修鞋铺、配钥匙摊,还有个总飘着羊肉香味的馕坑。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刚打好的热馕冒着白气,买买提大叔用铁钩子把金黄的馕从坑里取出来,顺手掰了一块递给等着的客人。“今天的羊肉嫩得很,”他朝巷子那头努努嘴,“老李刚送来的。”巷子尽头是家不起眼的五金店,老板正和人在门口下象棋,围观的人比下棋的还着急。

在这条库尔勒汉子常逛的小巷,时间好像走得特别慢。你能听见剪刀在修鞋匠手里咔嚓作响,能闻到孜然和烤肉的香气混在一起,还能看见几个老哥们蹲在墙根底下,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里孩子的工作。

开出租的艾力把车停在巷口,提着保温杯晃进来。“给我灌点茶,”他把杯子放在修鞋摊旁边的小桌上,“今天拉了个去火车站的,唠了一路。”老马头头也不抬:“你哪天不唠了才稀奇。”周围响起几声低低的笑。

这条巷子不像大街上那些装修精致的店铺,这里的东西都旧旧的,墙皮有点剥落,水泥地坑坑洼洼。可偏偏是这种随意,让库尔勒的男人觉得自在。你不用特意收拾就能来,穿着工装、沾着油渍也没人在意。

卖烤包子的阿孜古丽掀开笼屉,热气一下子模糊了半条巷子。“最后一个了,”她朝着修鞋摊这边喊,“老张你要不要?”老张这才想起还没吃午饭,赶紧起身:“留着留着!”

巷子口偶尔有年轻人好奇地张望,但很少走进来。他们更愿意去商场里的咖啡店,或者新开的游戏厅。而这里的常客,大多是四五十岁往上的库尔勒汉子,他们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大半辈子,知道哪里能找到最地道的味道,最实在的价钱,和最不装模作样的闲聊。

老张拿着烤包子,又坐回马扎上。烫,他左右手倒腾着,最后还是掰开先吃了一半。羊肉馅的汁水渗进面皮,香味直往鼻子里钻。“这味儿正,”他含含糊糊地说,“比大街上的强。”

老马头修好了鞋,用布仔细擦干净鞋面。“你这双鞋还能穿两年,”他把鞋递回去,“底子厚实。”两人又点上一支烟,看着巷子里来来往往的人。卖水果的叁轮车叮铃铃响着铃铛过去,几个放学的小孩追跑着穿过巷子,惊起了趴在阴凉里打盹的土狗。

在这条库尔勒汉子常逛的小巷,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。新来的或许会拘谨,但来过两叁次,就会有人自然地给你让个座,或者分你半块馕。这里的交情很简单,可能就是一起抽支烟,或者帮忙递个工具的交情。

夕阳西下,巷子里的光线渐渐暗了。修鞋摊开始收拾工具,馕坑的火也熄了。老张站起身,拍了拍屁股:“明天还来啊。”老马头摆摆手,算是回应。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重复,简单,却让这条库尔勒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始终保持着温度。

华灯初上,巷子安静下来。只有那家五金店还亮着灯,老板在整理货架。明天太阳升起时,这里又会热闹起来,继续着它普通却不可或缺的日常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