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芝火车站附近站街,邻近站点周边街景
站台外的烟火日常
拖着行李箱走出林芝火车站出站口,高原特有的清冽空气瞬间涌入鼻腔。我正低头查看手机导航,耳畔却传来一阵热闹的吆喝声。“甜玉米,热乎乎的甜玉米”“青稞饼,刚出炉的”——顺着声音望过去,出站口右侧空地上,几位穿着藏族传统服饰的阿姐正站在小推车后头,笑盈盈地招呼着刚下火车的旅客。这就是我对林芝火车站附近站街风景的第一印象,不是冷冰冰的水泥建筑群,而是带着食物香气与人情温度的生活画面。
我没有立刻打车离开,反而生出几分闲心,想着就在这林芝火车站附近站街区域随意走走。沿着车站广场边缘的人行道慢行,右手边是气派的站前建筑,左手边则是一个小小的、自发生长的生活圈。几家便利店亮着灯,门口摆着成箱的矿泉力和红牛,显然是给旅途劳顿的人们准备的。再往前走几步,有个简易的遮阳棚,下面坐着几位摩托车司机,正用我听不懂的藏语聊着天,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。看到我经过,其中一位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友善地问:“朋友,要去哪里?坐车不?”我笑着摆摆手,他也不纠缠,继续回头加入聊天。
这种松弛的氛围让我感到很舒服。邻近站点周边街景的构成,远比我想象的更为丰富。它不仅是一条供人通行的道路,更像是一个微缩的社会舞台。一位头发花白的爷爷,坐在自带的小马扎上,脚边放着一个竹篮,里面是些我叫不出名字的山野果子,颜色鲜亮。他没有叫卖,只是安静地看着人来人往。对面,一家川菜馆的老板正提着水桶,在门口泼水压尘,为午市的忙碌做着准备。火车站的宏大叙事,在这里被分解成了具体而微的生计、等待与偶遇。
我拐进一条与主街垂直的小巷,景象又为之一变。这里的节奏更慢。几只流浪狗趴在墙角晒太阳,懒洋洋地瞥了我一眼。一家五金店门口,店主和邻居正在下象棋,棋盘就架在两个小凳子上,战况似乎很激烈,两人都眉头紧锁。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,在他们身上和棋盘投下斑驳的光点。此情此景,让我几乎忘了自己身处一个交通枢纽的旁边,倒像是闯入了某个老城区的寻常午后。邻近站点周边街景的这种多样性和烟火气,是坐在车上匆匆一瞥所无法体会的。
走得有些渴了,我在一个水果摊前停下。卖水果的是一位年轻妈妈,背上用背带兜着个熟睡的婴儿,脸颊上是两团明显的高原红。我挑了几个苹果,她利落地称重、装袋,接过钱时,露出一个朴实的笑容。这种直接的、面对面的交易,带着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,让人心里踏实。回过头,能望见不远处林芝火车站现代感的屋顶轮廓,而眼前,是鲜活、生动,甚至有些杂乱的市井画面。它们之间似乎有一道无形的界线,却又奇妙地融合在一起。
离开的时候,我又回头望了望这片林芝火车站附近站街的区域。旅游攻略上不会特意标注这里,它普通得不能再普通。但正是这种普通,构成了无数旅客对一座城市最初也是最真实的触感。它不是景点,却比很多景点更能反映一地的生活本色。火车的汽笛声再次响起,预示着新的抵达与离别,而站外的这片街景,依旧会日复一日地上演着自己的戏码,迎来送往,生生不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