巩义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叁小时通话花费八百元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9:39:14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在巩义街头,我听见两位家长站在校门口聊天,嗓门大得连路过的小贩都忍不住放慢了脚步。“你家孩子这个月话费多少?”“别提了,那小子偷偷用手机打了叁个小时电话,愣是扣了八百块钱!”穿蓝衬衫的大叔气得直拍大腿,“我这半个月算是白跑车了。”

说真的,听到这事我第一反应是:现在初中生都这么能聊了吗?叁个小时,都能看完两场电影了。更让我纳闷的是,这电话费怎么就能贵到这地步?回家路上我特意查了查,才发现这种天价话费在巩义已经不是头一回了。

藏在手机里的消费陷阱

隔壁单元的李姐上个月也遇上类似的事。她闺女参加了个所谓的“明星粉丝连线活动”,电话那头说是能听到偶像彩排现场,结果叁个小时下来,手机直接停机了。去营业厅一查,好家伙,国际长途加特殊服务费,整整八百叁十块。李姐苦笑着说:“这孩子还以为占了大便宜,谁知道是个收费陷阱。”

我后来特意问了在通讯公司工作的表弟。他说这类高价服务号码通常都是96开头的,资费标准写得隐蔽,成年人都不一定能注意到,更别说初中生了。有些甚至故意做成青少年喜欢的明星互动、游戏攻略讲解,就等着年轻人往里跳。

现在的孩子也确实不容易。在学校待了一周,周末想和同学聊聊天,家长又总盯着写作业。有个学生告诉我:“有时候就是单纯想找人说说话,爸妈不是问成绩就是催做题。”结果抱着手机越聊越久,直到收到话费提醒才傻眼。

说到这个巩义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的事,我倒想起去年堂弟干过的傻事。他为了给外地同学直播篮球赛,用手机打了叁个多小时长途。我大伯看到账单时,手里的茶杯都在抖:“你这直播的成本,都够买十张篮球票了!”

这事要解决,光靠生气可不行。我们街坊几个家长最近凑在一块琢磨出些法子:比如给孩子的手机设置通话时长限制,每月话费超过五十块就自动停机。还有家长专门抽时间陪孩子打篮球、逛书店,让孩子周末有地方去,有话可以说。

其实回头想想,我们小时候也没有手机,不也照样和朋友玩得开心?跳皮筋、打弹珠,最多就是偷偷用家里座机给同学打电话,还得掐着表怕被爸妈发现。现在条件好了,反而多了这些意想不到的烦恼。

前几天又在菜市场遇见那位开滴滴的大叔,他说现在每周都抽半天带儿子去伊洛河边钓鱼。“虽然我还是心疼那八百块钱,但孩子能放下手机和我说说心里话,这钱也算没白花。”他拎着刚买的鲤鱼笑了笑,“总比他又抱着手机打叁小时电话强。”

说到底,学生叁小时通话花费八百元这种事,既提醒我们要注意话费陷阱,也让我们想想该怎么陪孩子度过课余时光。或许在巩义这样的小城里,能聊天的公园长椅、能奔跑的体育场,才是比手机套餐更珍贵的东西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