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齐哈尔品茶工作室体验分享,齐齐哈尔品茶工作室感受记录
那天朋友突然发来消息:“听说齐齐哈尔开了几家挺有意思的品茶工作室,周末要不要去坐坐?”我正愁没地方打发时间,二话不说就答应了。
工作室藏在老城区一栋俄式建筑里,推门时铃铛叮当作响。老板是位穿亚麻衬衫的年轻人,正在茶台前烫杯子,抬头朝我们笑了笑:“先坐下歇会儿,水刚烧上。”
茶香里的慢时光
他取茶叶的动作很有意思——不用镊子,而是用竹匙轻轻舀起,像是怕惊扰这些蜷缩的叶片。“这是本季的滇红,你们闻闻看。”递过来的茶荷里飘出蜜糖似的甜香,和朋友对视时,都从对方眼里看到惊讶。原来茶叶未泡时就有这般浓郁气息。
注水时他特意把壶嘴压得很低,水柱沿着盖碗边缘滑进去。“这样不会烫伤茶叶。”看他专注的神情,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看外婆煎药,也是这般小心翼翼地守着药罐。茶汤入喉的瞬间,整个后背微微发热,朋友脱口而出:“这茶会说话似的。”
意想不到的相逢
第二泡时进来位满头银发的奶奶,熟门熟路地在窗边位置坐下。她每周都来喝同样的凤凰单丛,说这味道让她想起年轻时在潮州生活的日子。听着她带粤语腔的东北话,忽然觉得这间工作室像座桥梁,连着天南地北的故事。
奶奶掏出随身带的绣花手帕铺在桌上,取出自己带来的老茶盏。深褐色的盏壁养出了细密茶垢,她笑着说:“这茶垢比我家孙辈年纪都大。”老板给她续水时格外轻柔,像对待自家长辈。
我们尝了老板推荐的二十年陈普洱,茶汤盛在冰裂纹杯子里,每道裂纹都沁出琥珀光。朋友凑过来小声说:“这茶让我想起老家阁楼的旧书味。”确实,那股沉稳的陈香会让人不自觉地放松下来。
茶杯里的新发现
最惊喜的是尝到当地产的黄芩茶。淡金色的茶汤带着薄荷般的凉意,老板说这是隔壁大兴安岭采的野生茶。原来除了红茶普洱,家乡还有这样的风味。
临走时奶奶还在慢慢品她的第叁泡茶,夕阳透过蕾丝窗帘在她茶杯里投下细碎的光。我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花整个下午待在这里——这不只是喝茶,更像是给生活按下了暂停键。
现在路过老城区总会多看两眼那栋黄房子。朋友后来买了同款盖碗,说每次用它泡茶,都会想起那个茶香氤氲的午后。或许这就是品茶工作室最特别的魅力,它让普通的周末变成了值得反复回味的记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