阆中现在怎么在大学门口约,阆中高校附近如何约
最近和朋友闲聊,说起阆中古城的高校周边,总有人好奇现在学生们都是怎么互相联系、一起出来玩的。这个话题挺有意思的,毕竟每个年代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社交方式。
走在阆中师范学校附近那条梧桐树遮阴的小街上,能看到叁叁两两的学生坐在奶茶店门口聊天。有个扎马尾的女生边吸珍珠边对同伴说:“等会儿社群里问问谁想去白塔山拍照?”她说的社群,就是现在大家最常用的联系方式了——那些活跃在各类社交平台上的同校群组。想起我们读书那会儿,最多就是在公告栏贴张手写通知,现在动动手指就能把消息传遍校园。
要说现在阆中高校附近如何约着见面,真的和以前不太一样了。除了线上社群,同学们还喜欢在固定地点碰头。比如师院后门那家叫“时光驿站”的书店,木质书架间总放着几张便条贴,上面写着“周六骑行锦屏山,缺两人”之类的邀请。店主是个戴眼镜的年轻老板,他说这些便条每周都要换新的,学生们已经把这当成了线下约活动的布告栏。
那些自然而然的相遇
其实在阆中这几所高校周围,很多见面都不是刻意安排的。古城墙下的石凳经常坐着看书的学生,偶尔抬头和路过熟人打个招呼,几句话的工夫就约好了晚饭去哪家店。嘉陵江边的步道更是散步聊天的好地方,经常能看到有人靠在栏杆上等朋友,夕阳把江面染成橙红色,这样的等待也变得不那么着急了。
师院旁边的凉粉店老板娘告诉我,她这里经常变成同学们的集合点。“总有人先来占座,不一会儿就凑齐一桌。”她说有时候一晚上要接待好几拨这样的学生团体,都是约着出来改善伙食的。这种随性的见面方式,倒是很符合阆中这座古城悠闲的节奏。
体育场晚上特别热闹,跑步的、打球的、坐在看台上聊天的学生比比皆是。有个穿着运动服的男生刚打完球,用毛巾擦着汗对队友说:“明晚还这个时间?多叫几个人来。”这样的口头约定每天都会在操场边发生无数次,简单直接,却特别管用。
说起来,在阆中高校附近如何约同学见面,关键还是看氛围。古城特有的慢生活让学生们的交往也少了些匆忙,多了些随意。可能是某个课间的随口一提,或是社团活动后的临时起意,这些没有太多计划的见面,反而让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自然舒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