巩义同城约初中生500元,巩义同城学生相约500元
这几天在巩义本地的聊天群里,总看到有人发“巩义同城约初中生500元”这样的消息。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家教或者兼职,后来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。
昨天下班路过学校门口,听见两个穿校服的学生在念叨这事。高个子的男生边刷手机边说:“你看这条‘巩义同城学生相约500元’,说是陪玩陪聊就能挣钱。”旁边的男生皱皱眉:“哪有这么好的事?我姐说这年头骗子可多了。”
回家路上我一直在想,这些广告到底怎么回事?说是正经兼职吧,为啥非要强调“初中生”?说是公益活动吧,又明码标价500元。这价钱说多不多,说少不少,正好卡在让一些孩子心动的档口。
藏在广告背后的猫腻
我特意找了个本地的家长群打听。李阿姨说她闺女上周差点被骗,对方说只要陪着逛逛街、吃个饭就能拿钱。后来才知道,那人专门在巩义各个中学附近转悠。
开超市的王大哥插话说,最近总有些生面孔来买烟,结账时老打听附近中学的放学时间。有次他多问了两句,对方支支吾吾地说要发传单,可手里压根没传单。
这些事连起来看,确实让人心里发毛。现在孩子零花钱多,但为了买新手机、游戏装备,难免会被这种“轻松赚钱”的广告吸引。
我家对门的初中老师张老师也很头疼。她说班上有两个学生上周逃课,问起来说是去参加“同城活动”。后来家长在孩子的手机里发现了聊天记录,对方先是正常聊天,慢慢就开始说些不叁不四的话。
要说这些人真是摸透了孩子心理。先装成知心大哥大姐,再慢慢下套。有时候我在想,要是这些孩子能把心思放在正道上该多好?比如参加学校的兴趣班,或者找个正经的暑期工。
现在巩义发展这么快,商场、图书馆都需要兼职。虽然钱不多,但至少安全可靠。我侄子就在图书馆整理书籍,一天八十,虽然比不上那500元,可他认识了特别多爱看书的朋友。
其实要说防范也简单,就是得多留个心眼。天上不会掉馅饼,这个道理咱们都懂,可孩子们未必明白。有时候看到那些穿着校服的孩子在路边犹豫,我都想上去提醒两句。
今天早上买菜时,听说派出所已经在调查这些“巩义同城约初中生”的广告了。这倒是件好事,至少能清净一阵子。不过最重要的,还是得让孩子们知道,挣钱没有捷径,做人更要踏踏实实。
记得我们小时候,想挣点零花钱都得帮爸妈做家务,或者捡瓶子卖。现在条件好了,反而要担心这些乱七八糟的事。说到底,不管时代怎么变,老老实实做人的道理永远不会变。
今晚我得提醒邻居们,多留意自家孩子的动向。特别是初中这个年纪,说大不大说小不小,最容易被人带偏。要是真发现什么可疑的,还是得赶紧报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