凯里如何知道附近有没有特殊的茶,凯里怎样寻找本地特色茶品
凯里的朋友老杨上次来我家,一进门就乐呵呵地从布袋里掏出个玻璃罐。打开盖子,一股混着果香的蜜韵扑面而来。“尝尝,这是雷公山脚下老茶农自制的云雾毛尖。”他熟练地烫杯冲泡,看着嫩芽在水中舒展,忽然问我:“你说,外地人来了凯里怎么知道附近有没有特殊的茶?总不能像我们本地人这样靠几十年积累的人情网吧?”
这问题还真把我问住了。作为土生土长的凯里人,我们找茶确实有自己的一套。比如我常去的永乐路那家开了二十年的老茶铺,老板娘见熟客来了,会神秘兮兮地从柜子底层抽出牛皮纸包:“这是昨天刚到的乌东村古树茶,就剩这叁两了。”这种藏在市井里的宝贝,游客确实难发现。
本地人的寻茶地图
其实在凯里找特色茶,最先要摆脱的就是直奔豪华茶庄的思维。我特别喜欢在赶集日去金泉湖周边的临时茶摊转转。那些穿着苗家便装的大婶面前摆的竹筛里,经常能看到形状特别的虫茶,或是用传统方法熏制的老茶。有次我好奇问价,大婶抓起把茶叶让我闻:“这都是我们寨子后山自己采的,机器碰都没碰过。”这种带着山野气息的茶,才是凯里最地道的味道。
要是遇到热情的出租车师傅就更妙了。上周打车去高铁站,师傅听我聊起茶叶,立刻推荐了老街深处的两家无名茶铺:“他们不挂牌子,但老凯里人都知道,能买到雷山银球茶和从江香茶。”果然按他说的找去,在斑驳的木门后发现了正在手工揉茶的老师傅。他说他家做茶的法子还是爷爷那辈传下来的,连烘干都用竹笼炭焙。
现在年轻人找茶又有新招数。我侄子就爱在本地的生活类础笔笔里翻找,真让他发现了几个私人茶室。这些茶室通常藏在居民楼里,需要提前预约。主理人往往自己就是茶痴,收藏了不少周边村寨的特色茶。坐在这样的茶室里,能听到每款茶背后的故事,比单纯买茶有意思多了。
说到这里,可能你会觉得在凯里寻找本地特色茶品全靠运气。其实不然,我慢慢摸出了门道——要特别留意那些坚持传统工艺的小作坊。比如在舟溪镇,我还保留着每年清明前后去固定农户家买茶的习惯。他家的茶全是手工杀青,味道特别醇正。这种长期建立的信任关系,让我们总能拿到第一波春茶。
凯里的茶文化就藏在街头巷尾,在集市摊位,在老师傅的掌心。下次你来凯里,不妨放慢脚步,用这些方法试试。也许转角遇到的那杯茶,会给你最地道的凯里记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