滕州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附近300元的情感故事
滕州西边的老汽车站对面,有条窄窄的巷子。巷口修鞋的老张头常说,这儿白天飘着油旋儿的香味,晚上亮起暖黄的灯,藏着好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。我那会儿刚毕业,在附近租了个小单间,晚上常去巷子里买份辣豆腐当宵夜。
就是在那个总飘着食物热气的巷口,我遇见了小雯。她总是在第叁家麻辣烫门口支个小马扎坐着,手里要么织着毛线,要么捧着本旧书。有回我买多了煎饼果子,顺手递给她一个,她抬头笑了笑,眼角有细细的纹路。后来我才知道,她白天在纺织厂做工,晚上帮表姐看摊子,就为多挣叁百块钱——她说等攒够了,就给老家儿子买台学习机。
叁百块能做什么
现在的叁百块,可能不够年轻人吃顿火锅。但对小雯来说,这是她半个月的房租,是儿子半年的文具费,也是她偶尔允许自己买支口红的小小奢侈。有次她跟我说起儿子数学考了满分,眼睛亮亮的,非要请我喝瓶汽水。那瓶两块五的橘子汽水,是我那年夏天喝过最甜的东西。
后来巷子要拆迁,麻辣烫摊子最后那晚,小雯突然说想尝尝隔壁店的羊肉汤。那顿饭花了二十八,她念叨了好几次太贵,可热腾腾的雾气升起来的时候,我看见她偷偷用袖子擦了擦眼角。她说下个月就要回老家了,儿子要升初中,得有人看着写作业。
临走前,她塞给我一副织得歪歪扭扭的手套,线头都是接过的。今年冬天特别冷,她说,你骑车上班用得着。我站在原地,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子拐角,手里攥着那副手套,突然想起始终没问她要个联系方式。
现在巷子变成了停车场,再也闻不到麻辣烫的香味。可每次路过,我总会想起那个对于叁百块钱的爱情故事——不是男女之情,是母亲咬紧牙关的柔软,是陌生人之间的那点暖意,是生活重压下依然开出的不起眼的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