冀州50元一次女农民工哪里找,附近50元一次女工何处寻
夜色中的身影
前两天路过老汽车站,看见叁五个拎着工具包的妇女蹲在路边等活儿。有个大姐不停张望着过往车辆,手里攥着半块干馒头,工作服上还沾着白色涂料。这时旁边修车摊的老王叹了口气:“这些女工啊,大清早就在这儿蹲着,有时候一天都接不到活。”
突然想起上周邻居装修,想找个刮大白的工人。跑了好几家装修公司,最便宜的报价也要两百一天。后来通过水泥工介绍,在城东建材市场后巷找到个女工,她说只要五十块就能把十多平的墙面处理完。她边调腻子粉边念叨:“俺们这批人没什么文化,就会些手艺活,现在活儿越来越难接了。”
这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。五十块钱现在能干啥?也就是两杯奶茶的钱,却有人要为此付出整天的劳作。这些女工大多四五十岁,从周边乡镇来城里打工,会泥瓦、油漆、管道疏通,有的还会点简单的电工活。她们不像正规装修公司那样会打广告,找活全靠在老地方蹲守,或者靠老主顾介绍。
藏在巷子里的招工点
要说冀州50元一次女农民工哪里找,其实有个不成文的规矩。每天清晨六点到八点,建设大街拐角的劳务市场总会聚集着找零工的人。她们带着各式工具,有的蹲在马路牙子上吃早饭,有的凑在一起低声交谈。偶尔有面包车停下,车主探出头喊:“来两个会贴瓷砖的!”人群便呼啦围上去。
老张开了二十年五金店,他透露了个门道:“这些女工现在也学精了,不少人会印名片。上次有个大姐给我留电话时说,通下水道、修漏水、刷墙都能干,一次五十,干不好不要钱。”他从抽屉里翻出皱巴巴的纸条,上面用圆珠笔歪歪扭扭写着电话号码。
除了固定的劳务市场,有些女工会固定在某个小区周边转悠。像城北新建的几个小区,经常能看见穿着工装的女工坐在叁轮车上等活。她们的工具箱里装着各种起子、扳手,车把上挂着块纸板,用粉笔写着“水电维修、墙面修补”。
不过现在情况变了。前阵子创城,这些露天找活的女工都被劝离了主干道。她们转而躲进了背街小巷,或者托相熟的小卖部老板帮忙牵线。红旗大街那家便民超市的老板娘就说:“经常有人来问我认不认识便宜干活的女工,我都把王姐的电话给她们。王姐干活利索,上次我家厕所堵了,她二十分钟就弄好了,真就收了五十。”
建筑工地倒是常年招小工,但都是按天算钱,一天起码一百五。要是只想找干零活的,最好还是去老城区转转。特别是那些正在旧改的小区,经常能遇见接散活的女工。她们不像装修队那样挑活,换个水龙头、补块墙皮这样的小活也愿意接。
说实话,现在人工这么贵,能找到五十块钱一次的服务确实不容易。这些女工要价低不是因为手艺差,主要是没门路加入正规装修公司。她们中间很多人干了十几年油漆工、瓦工,手艺比有些年轻男工还细致。上次看见个大姐在给人家补瓷砖,她把碎瓷片拼得像艺术品似的,最后还用美缝剂仔细描了一遍。
要是急着找这类女工,可以去劳务中介打听。不过中介要抽成,最后到女工手里的可能就四十块了。所以她们更愿意自己找活,哪怕得多等些时候。城南劳务市场的管理员老李说过:“这些女工不容易,家里等着用钱,孩子上学、老人看病,都指着她们一天几十块的收入。”
傍晚时分,我又路过老汽车站。早晨那群女工已经散了,只剩下一个还在路灯下守着。她脚边的工具包敞开着,里面锤子、铲子擦得锃亮。这时有个骑电动车的小伙子停在她面前,两人说了几句,她便拎起工具包坐上了后座。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,消失在渐浓的暮色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