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丰100元小胡同,大丰百元小巷游
要说咱这大丰100元小胡同,可真算得上是城市里藏着的宝地。前阵子听邻居老张念叨了好几回,说那儿百来块钱能逛吃一整天,我愣是不信——这年头奶茶都二叁十一杯,哪还有这等好事?
周末闲着也是闲着,索性拉着媳妇去探个究竟。刚拐进巷口就听见冰糖葫芦的叫卖声,糖壳亮晶晶的,五块钱两串。媳妇扯我袖子:“先买这个开开胃!”
舌尖上的百元江湖
往深里走才叫开眼,炸酱面十五块一碗,粗瓷海碗堆得冒尖。隔壁桌大爷吸溜得正香,含混不清地夸口:“这味儿叁十年没变过!”再往前是韭菜盒子摊,叁块一个酥得掉渣,老板娘麻利地翻着平底锅:“咱家大丰100元小胡同的吃食,图的就是实在!”
走着走着遇见个糖人摊,老师傅用小铜勺舀起糖稀,手腕轻转就勾出只活灵活现的兔子。两个孩子看得移不动步,当妈的掏出手机扫码:“才十块钱?商场里要五十呢!”
巷子中段有家老式理发店,红白旋转灯慢悠悠转着。老师傅拿着推子问客人:“还是老规矩?”玻璃窗上贴着手写价目表:剪发十元。我摸摸自己叁个月没理的头发,心里盘算要不也体验一回。
时光深处的叮当声
最让人惊喜的是巷尾的修鞋铺,老师傅戴着老花镜敲打鞋跟,叮叮当当的像在敲木琴。他脚边堆着待修的皮鞋,却不见半点急躁。“现在年轻人鞋子坏了就扔,多可惜啊。”他拿起我的运动鞋端详,“这鞋底开胶,缝几针还能穿两年。”
等我取鞋时,老师傅正给流浪猫喂食。那只橘猫熟门熟路地蹭他裤腿,显然已是老相识。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,空气里飘着隔壁油墩子的香气。我突然觉得,这大丰百元小巷游买的不仅是实惠,更是种慢悠悠的生活劲儿。
临走前媳妇看中蓝印花布摊子,老板娘抖开一块门帘:“纯手工的,八十!”见我们犹豫,她又抽出条丝巾:“搭这个一百二,算你们一百整。”媳妇系上丝巾在夕阳里转圈,那笑容比买了名牌包还灿烂。
华灯初上时我们拎着大包小包走出巷子,掐指一算真没超过百元。回头望望渐暗的巷口,忽然懂了老张为什么总往这儿跑——在这计较性价比的时代,大丰100元小胡同守着的,何尝不是我们渐渐遗忘的市井温情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