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镇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,炮楼别称的由来
说到清镇大学城,很多同学可能都会心照不宣地提起“炮楼”这个称呼。前两天和学弟聊天,他顺口就说了句“晚上去炮楼那边吃饭”,让我突然觉得这称呼实在太深入人心了。
那么问题来了,好好的大学城周边,怎么就被叫成炮楼了呢?我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时,脑子里浮现的是战争片里的防御工事,这跟大学生活完全不搭边啊。
“炮楼”称呼的几种说法
在校园里打听了一圈,发现大家对“炮楼”这个别称的由来还真有不少说法。最普遍的一种是说,因为那边有几栋特别高的楼房,在一片低矮建筑中格外显眼,远远看去像碉堡似的。有学长告诉我,最早这么叫的是几年前的学生,那时候周边还没这么多配套设施,就那几栋楼孤零零地立着。
另一种说法就更有意思了。有同学半开玩笑地说,因为那些楼里住的基本都是情侣,晚上灯火通明的,单身狗看了心里“砰砰”像被炮轰一样。这种说法虽然带点调侃,但也确实反映了学生们的幽默感。
不过我个人觉得,可能第一种说法更靠谱些。你想啊,大学城周边建筑密度不高,突然有几栋十几层的住宅楼拔地而起,从校园方向望过去,确实挺像几个矗立的炮楼。
说起来,“炮楼”这个称呼能在学生中间流传开来,也挺有意思的。它不像官方命名那样正式,却特别接地气。你跟同学说“去商业街”,可能还有人愣一下,但说“去炮楼”,大家立马就懂了。
而且这个称呼还挺形象的一—既描述了建筑物的外观特征,又带上了一点学生特有的调侃意味。我记得刚入学时,听到学长们说“炮楼”,还以为是哪个游戏里的地图名称呢。
现在“炮楼”那边已经发展得很热闹了,各种小吃店、奶茶店、网吧、健身房应有尽有。但不管怎么变,学生们还是习惯叫它“炮楼”。这个称呼已经成了大学记忆的一部分,就像宿舍楼下的流浪猫,食堂里手抖的阿姨一样,都是校园生活里抹不去的印记。
有时候我在想,也许再过几年,等新的学弟学妹们来了,他们可能都不知道为什么叫“炮楼”了。但没关系,这个有趣的称呼应该还会继续传下去。毕竟,每个学校都有那么几个只有自己人才懂的“暗号”,而“炮楼”就是我们清镇大学城学子之间的默契。
说起来,这种民间自发产生的称呼,往往比官方命名更有生命力。它们像是一个个小秘密,只在特定的圈子里流传,带着温度,也带着故事。就像“炮楼”,它不只是一个地点,更是一代代学生共同记忆的载体。
下次你要是来清镇大学城,听到有人说“去炮楼”,可别真以为要去参观什么军事设施。那不过是我们学生之间的一种默契,一个带着些许调侃,却又亲切无比的称呼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