克拉玛依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知道是卖的,附近的人如何识别是卖东西的
我们每天都会刷到他们
掏出手机,打开微信,点开那个“附近的人”功能,这事儿很多人都干过。你可能只是想看看隔壁小区有没有球友,或者同栋楼里有没有遛狗的同好。但刷着刷着,一些头像和签名就让你犯嘀咕了:这人是干嘛的?怎么感觉不像是普通聊天交朋友的?尤其是在克拉玛依这样的城市,圈子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这种疑惑可能更明显。
那么,克拉玛依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知道是卖的呢?这事儿其实没那么多玄机,稍微留心观察几分钟,你大概心里就有数了。
首先,咱得看看头像和相册。如果点开头像,发现是张特别正式、甚至带点商务范儿的形象照,背景还是某个产物或者柜台,那这个信号就有点强了。更明显的是,有些头像直接就是产物图,从烟酒茶叶到各地的特产,五花八门。你再点进他们的相册,如果里面全是商品展示、客户转账截图、或者反复强调“新货已到”、“欢迎咨询”之类的图片和视频,那基本就没跑了。普通人分享生活,谁会把朋友圈当成商品橱窗来打理呀?
其次,签名栏是个关键信息集散地。咱们普通人可能写句鸡汤,或者干脆空着。但如果你看到签名里充斥着“优质货源”、“诚信经营”、“支持快递”、“需要加痴”这类字眼,这意图就非常清晰了。他们其实是在利用这个小小的广告位,精准地筛选客户。你想想,一个真心想通过“附近的人”交朋友的人,会把这些商业术语写在脸上吗?
再有,就是那种你一打招呼就秒回的。当然,这不一定绝对,但概率很高。你一开口说“你好”,对方可能连寒暄都省了,直接甩过来一句“需要什么?看图片还是报清单?”这种单刀直入的开场白,几乎就等于在脑门上贴了张“我是商家”的纸条了。他们的时间很宝贵,目标很明确,就是来做生意的,没空跟你聊今天克拉玛依的天气怎么样。
为啥有人选择这种方式?
你可能会好奇,为啥非要通过“附近的人”来卖东西呢?开个微店或者摆个摊不行吗?哎,这里头也有点门道。对于一些小本经营的商家或者个人代购来说,这种方式成本低,操作简单。他们不需要租店面,也不需要复杂的开店流程,一部手机就能开工。而且,“附近”这个属性本身就带来一种奇妙的信任感——大家同在一个城市,甚至就在几公里范围内,感觉上好像更靠谱一点,送货也方便。所以,识别是不是卖东西的,有时候也得理解他们为什么选择这个渠道。
不过啊,看懂了这些门道,咱自己心里也得有杆秤。如果你确实有购买需求,那算是一个信息渠道。但交易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,毕竟隔着网络,对方的资质、商品的来源都说不清楚。要是你只是想单纯地聊聊天,那刷到这类账号,一笑而过,顺手划走就行了,没必要浪费彼此的时间。
所以说,在克拉玛依,或者在任何地方,判断微信附近的人是普通用户还是商家,真的不难。多看一眼头像、签名和朋友圈内容,再感受一下对方的聊天方式,答案自己就浮出水面了。网络社交功能被开发出商业潜力,这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个现象,你说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