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州品茶教室工作坊,锦州茶艺学习课堂
推开门,一阵清雅的茶香便迎面而来,瞬间把人从外面的喧嚣中拉了进来。这里安静得很,只听见水在壶里咕嘟咕嘟的轻响。几位学员正围坐在一张宽大的茶桌前,神情专注地看着老师手上的动作。
“我们锦州品茶教室工作坊,最看重的不是那些花哨的仪式,而是让你真正学会怎么喝懂一杯茶。”李老师一边温着茶具,一边对我们说。她在这里教茶已经有些年头了,说话不急不缓,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沉稳。
从一片叶子开始的故事
桌上摆着几只白瓷盘,里面放着不同品类的干茶。有蜷曲如螺的碧螺春,有覆着白毫的福鼎白茶,还有乌润紧实的武夷岩茶。“很多人觉得茶复杂,其实啊,就是从这片叶子开始认识的。”李老师捏起几片茶叶,放在掌心让大家传看。“你看它的形状、颜色,再闻闻它的香气,就像认识一个新朋友一样。”
我凑近闻了闻,那股淡淡的炒豆香,确实和平时大杯子泡出来的味道不太一样。坐在旁边的大姐忍不住问:“老师,这绿茶和红茶,到底有什么区别?不就是颜色不同吗?”
李老师笑了:“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。其实关键在‘发酵’这两个字……”她耐心地讲解着,不时端起刚泡好的茶汤让我们对比着喝。说来也怪,经她这么一说,嘴里那口茶的回甘好像都更明显了。
原来水温这么重要
冲泡环节最是热闹。小王第一次来,拿起刚烧开的水就要往玻璃杯里冲,想泡龙井,被李老师轻轻拦住了。“别急,这么好的明前龙井,用沸水可就烫坏了。”她换了个公道杯,晾了约莫两分钟,“现在八十多度的水温,正合适。”
水沿着杯壁缓缓注入,嫩绿的茶叶在水中舒展开来,果然香气更加清新悠长。小王恍然大悟:“我以前泡茶总觉得有点涩,还以为是茶叶不好,原来是水太烫了!”
是啊,泡茶这个事,看似简单,里面的讲究还真不少。投茶量、水温、出汤时间,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最后那杯茶的味道。这就像做菜,火候对了,食材的本味才能充分展现出来。
在这个锦州茶艺学习课堂里,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,更多的是这样实实在在的体验和互动。大家围着茶桌,一边品着刚沏好的茶,一边聊着自己泡茶时遇到的趣事,气氛轻松又愉快。
茶桌上的慢时光
几轮茶喝下来,我发现自己的心静了不少。手机不知什么时候调成了静音,就放在一旁。平日里那些烦心的事,好像也随着茶香飘散了些许。这里的节奏很慢,慢到你可以仔细观察茶叶在水中沉浮的姿态,静心感受每一泡茶汤滋味的变化。
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是这里的常客,他说话不多,但泡茶的动作格外从容。他说,每周来这里坐一坐,已经成了他最大的享受。“不为学什么高深技艺,就是喜欢这里的氛围,能让人定定心。”
确实,在忙碌的生活中,能有这么个地方让人停下来,专注地喝一杯茶,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滋养。锦州品茶教室工作坊提供的,正是这样一个空间——不只是学技艺,更是养心性。
天色渐晚,茶会也接近尾声。我端起面前那杯已经泡到第五道的岩茶,茶汤依然橙黄明亮,带着淡淡的木质香气。这茶真耐泡啊,就像今天下午学到的这些东西,值得回去慢慢琢磨,细细品味。
走出教室,晚风拂面,口中还留着那抹若有若无的回甘。下次,或许可以带个朋友一起来,让他也体验体验这茶香里的宁静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