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克达拉学生街做服务的,校园生活服务街区
提起可克达拉学生街,每个在这里生活过的人,嘴角大概都会不自觉地上扬。这条街不长,却好像什么都有,它不只是一条街,更像是在外求学的孩子们另一个温暖的家。
每天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街角的馕饼店时,整条街就慢慢苏醒了。店主阿布拉江正在熟练地揉着面团,他家的馕,外皮酥脆,内里柔软,是很多学生一天开始的信号。“孩子们上课辛苦,得吃得扎实点”,他总是笑呵呵的,有时还会给熟识的学生多塞一个烤包子。这种不经意的温暖,恰恰是这条街的底色。
舌尖上的青春记忆
说到可克达拉学生街做服务的核心,吃绝对是头一份。从新疆本地的大盘鸡、拌面,到天南地北的麻辣烫、石锅饭,这里几乎能找到所有你想吃的味道。“川味小厨”的老板娘能记住每个常客的口味——“小李不要香菜,小张要多加辣”,她一边颠着炒勺一边念叨。这种被记住的感觉,对离家的学子来说,特别珍贵。这里的美食,喂饱的不只是胃,还有那份浓浓的思乡情。
除了吃的,这条街的服务可谓五花八门。复印店的王大哥,几乎成了学生们的“编外后勤”。论文急着打印?找他。活动海报要紧急制作?也找他。他店里那台老旧的复印机,见证了多少个赶论文的深夜。“能帮孩子们省点事就省点事”,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。这种朴实的支持,让紧张的学业生活多了几分从容。
再往前走,是那家开了有些年头的理发店。托尼老师(大家都这么叫他)手艺好,价钱也实在,最关键的是,他特别懂学生们想要什么发型。剪发的时候,还会跟你聊聊最近的球赛,或者吐槽一下难懂的课业。理个发,感觉心里的压力也跟着剪掉不少。这条街上的服务,就是这样,细碎,平常,却又刚刚好地戳在人心坎上。
可以说,这条街已经完全成了一个功能齐全的校园生活服务街区。它补足了学校内部的不足,形成了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校外生活圈。在这里,你不仅能解决生活所需,更能感受到一种社群的联系。这种紧密的、互助的氛围,是大型商场和线上平台永远无法替代的。
傍晚时分,是一天里最热闹的时候。学生们叁叁两两,从各个小店出来,手里提着热乎的饭菜,或者刚取回的快递。水果摊前围着人,讨论着西瓜甜不甜;奶茶店里传来阵阵笑声。整条街充满了年轻的生活气息,鲜活,生动,让人真切地感觉到——这就是生活啊。
夜色渐深,店铺的灯火次第亮起,像一颗颗温暖的星星。对于无数学生而言,可克达拉学生街早已超越了其物理意义。它不张扬,却不可或缺,它用最朴实无华的方式,参与并支撑着一段又一段青春的成长。这条路,走的是脚步,暖的,是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