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水辩辩附近人添加的上门是否可靠,附近人上门服务可信吗
网络便利背后的问号
这几天,有位老家的朋友跟我吐槽,说他在衡水,晚上闲得无聊,打开了蚕蚕的“附近的人”功能。好家伙,没刷几下,就收到几条打招呼的消息,内容都挺直接,说是能提供“上门服务”。朋友心里直犯嘀咕:这……到底靠不靠谱啊?
说实话,不光是衡水,估计很多地方的人都有过类似经历。蚕蚕作为一个老牌社交软件,“附近的人”功能本意是让大家方便结识新朋友。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这个功能好像有点变味了,成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打广告的窗口。你想想看,一个陌生人,啥背景也不清楚,上来就承诺能提供各种服务,这心里能踏实吗?
我问他,那你最后联系了吗?他摇摇头,说没敢。原因很简单,第一,不清楚对方到底是什么人;第二,不知道服务质量会怎么样;第叁,也是最担心的,安全问题。这大晚上的,让一个陌生人上门,万一出点啥事,找谁说理去?
他的这些担心,我觉得特别实在。这确实引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:衡水辩辩附近人添加的上门是否可靠?咱们平心而论,这里面水可能真不浅。
信息模糊背后的风险
你可能也注意到了,这些通过“附近的人”发来的邀请,通常都说得特别模糊。什么“优质服务”、“满意为止”,但具体是啥服务、什么标准、怎么收费,一概不提。这就很成问题了。正规的服务,巴不得把明细一条条给你列清楚,生怕你看不懂。而这种遮遮掩掩的,很难不让人怀疑背后藏着猫腻。
再说了,咱们平时点个外卖、叫个保洁,好歹还有个平台担保,能看评价能投诉。这种直接蚕蚕一加,聊几句就定下来的事儿,完全就是“裸奔”状态啊。对方是个人还是团伙?做完服务不满意怎么办?万一发生财物损失甚至人身安全问题,你连个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。想到这一层,那个“添加”按钮,还真是不敢轻易点下去。
所以,当我看到有人问附近人上门服务可信吗的时候,我特别理解这种疑惑。这根本不是小题大做,而是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。不是说所有提供服务的都是坏人,但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,老祖宗的话,放到网络时代依然管用。
有时候我在想,为什么这种模式还能存在?大概是因为它抓住了一部分人“图省事”、“怕麻烦”的心理。觉得就在附近,方便;觉得直接联系,便宜。可这便宜的背后,搞不好藏着更贵的代价。
当然了,也不是说所有通过社交软件找的服务都不行。也许确实有正经的个人通过这种方式接活儿。但问题在于,咱们普通用户很难去分辨啊。在没有信用体系、没有监督机制的情况下,全靠运气和对方的“良心”,这个赌注下得未免有点大。
说到这里,可能有人会觉得,是不是太谨慎了?但我觉得,在涉及安全和个人利益的事情上,谨慎一点总没坏处。与其事后后悔,不如事前多琢磨琢磨。下次再遇到这种“主动上门”的好事,不妨先停下来,问问自己:对方的身份能确认吗?过程安全有保障吗?出了问题找得到人吗?问完这几个问题,心里大概就有谱了。
网络给了我们很多便利,但同时也藏着不少陷阱。学会辨别信息,保护自己,在今天这个时代,几乎成了一项必备的技能。毕竟,安全踏实,比啥都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