偃师那里有站小巷,偃师那条站巷小街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17:51:42 来源:原创内容

偃师那里有站小巷,这名字听着就怪有意思的。第一次听本地人提起时,我愣是没反应过来——站小巷?是车站旁边那条巷子吗?可人家摆摆手说,祖祖辈辈都这么叫,谁也说不上来为啥。

顺着老城区青石板路往里走,没多远就瞧见那个褪色的蓝底路牌。巷子窄得只能容两人错身,墙头探出几株歪脖子槐树,垂着些青黄相间的叶子。下午四点的光景,阳光斜斜地切进巷口,把半截墙面照得发亮,另外半截还隐在阴凉里。

巷子里的日常

卖豆腐脑的叁轮车卡在巷口,木桶盖子上冒着热气。老板娘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,正和修鞋摊的老头唠嗑。她说在这条偃师那里有站小巷摆了二十年摊,见过巷尾李家娶媳妇,也见过张家老人出殡。“以前巷子东头真有个老车站,六十年代就拆啦。”她舀了勺红糖浇在豆腐脑上,“现在年轻人谁还记得这个?”

再往里走,确实能看出些门道。几处老宅的门楼格外高,石门槛磨得溜光,像是被无数双脚踩踏过的样子。76岁的陈大爷坐在自家门洞里编竹筐,他说小时候见过拉货的马车在这条偃师那条站巷小街卸货。“那时候啊,这条巷子热闹着呢,南来北往的都在这儿歇脚。”他手里的竹篾上下翻飞,“现在清静了好,太阳晒着暖和。”

转角处有家剃头铺子,还是那种老式转椅。老师傅正在给客人修面,热毛巾敷上去,客人舒服地叹了口气。墙上有面镜子,边角已经锈蚀了,照出的人影带着岁月的昏黄。这景象让我恍惚,好像推开哪扇门,就能撞见几十年前的光景。

要说这条偃师那里有站小巷最特别的,是它那种不紧不慢的调子。外卖小哥的电瓶车到了这儿都得减速,不是怕撞着人,是巷子里的猫狗都懒得躲。有只花猫蜷在井盖上打盹,你从它身边过,它连眼皮都懒得抬。

往深处去,晾衣绳横跨巷子,挂着的衬衫还在滴水。二楼窗户里飘出炝锅的香味,谁家在炒辣椒,呛得路过的人直咳嗽,却又忍不住多吸两口——这味道,才是过日子的实在。

时光留下的印记

巷子尽头有口老井,井口的绳索把石栏磨出了深槽。现在虽然通了自来水,但夏天还是有人打井水冰西瓜。井台旁边坐着几个老太太,手里择着青菜,嘴里说着谁家孩子的婚事。她们说话声不大,像在哼着什么古老的调子。

我突然想明白了,为什么这条偃师那条站巷小街让人舍不得离开。它像一本翻旧了的书,每一页都写着生活的细节。新城区的高楼固然气派,但少了这种贴心的温度。在这里,时间不是嘀嗒走的,是慢慢流淌的。

暮色渐起,各家窗户里透出灯光。那灯光不亮,温温的,像泡了很久的茶汤。站小巷渐渐静下来,只有晚风拂过槐树叶的沙沙声。明天太阳升起时,这里的一切还会继续——豆腐脑的香味会准时飘起,老猫还会在井盖上打盹,而这条巷子,还会用它自己的方式,记住每一个平凡的日子。

推荐文章